 |
图为吉大港一瞥。 |
坐落在孟加拉湾畔的吉大港,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古邑,也是举世瞩目的国际海港。海洋是她蓝色的绸裙,沙滩是她金色的腰带,碧澄的湖泊是她的梳妆镜;她头枕蜿蜒起伏的丘陵,身卧蓊蓊郁郁的林莽之中,曾有诗人喻她为“出现在薄雾水面上的睡美人”。 秋日,我乘孟加拉国海军军舰游览孟加拉湾。站在甲板上凭栏眺望,只见远处一道漫长的黑线,使海水形成两种颜色,一边色碧,一边色黑,这就是著名的科纳法里河和孟加拉湾的分界线。科纳法里河是经过吉大港流进孟加拉湾的。当军舰驶向海面时,我的眼前豁然开阔,那辽阔无垠的大海上,闪烁着粼粼的波光;船尾划开的银色水线,形成一排翻滚的长浪。我在这波光舰影中度过了难忘的一天,饱览了孟加拉湾旖旎的风光。归来时已是暮色降临,晚霞映照海面,翻滚的波浪和吉大港一侧建筑物的灯火相映,使人恍惚置身在一个神话般的彩色世界之中。 我曾不止一次地参观过吉大港的港口。这里,船舰云集,商船往来,码头上的起重大吊车不停地装卸货物,码头工人在轮船上和仓库旁紧张地工作。吉达港是一个现代化港口,50多个泊位,码头上设有良好的装卸设备,有水泥筒仓、粮仓和其它仓库、集装箱堆场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集装箱年吞吐量80万标准箱,主要出口货物为石油、皮张及杂货,进口货物主要有水泥、食品、车辆及工业品等。 古时候,吉大港是个小渔村。公元八世纪时,穆斯林势力在这里兴起,于是,她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海港。关于吉大港名字的由来有着种种的传说,佛教徒称她为“吉齐格拉姆”,印度教徒称她为“齐特拉”,都把她视为本教门的圣地。后来,又被穆斯林教徒根据天使用的一盏陶瓷灯而取名,寓意“灯能驱走恶魔”。有的史书上还记载,公元九世纪,阿拉干佛教主的国王打败了统治这个地方的苏杰王,在一座叫巴大里山的山顶上矗起一根巨柱,上镂“铁斯大港”,意思是“制造战争是不正当的”。 历史上,吉大港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她有着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光辉史绩。1857年,驻在吉大港的三个孟加拉步兵军团奋起袭击英国侵略军,释放了所有的监狱囚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解放运动”。1921年,全孟加拉掀起了不合作运动的浪潮,猛烈冲击着英国侵略者的殖民统治。1930年,这里的人们组织了共和军,捣毁了英军的军械库、警察营房和电讯设备。如今,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当时民族解放战争所留下的史迹。在市郊一个叫贾拉拉巴德的山谷,就是当时人民奋起反抗英国侵略军激战过的地方,被称作抗英纪念地。我到这个地方参观时,当地居民总是自豪地向我讲述许多激动人心的抗击侵略者的故事。 吉大港人民的英雄气概,还表现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每年春季,孟加拉湾都要遭受龙卷风的袭击。龙卷风一刮,一时天昏地暗,恶浪排空,树木拔起,房屋倒塌。但是,这里的人民团结战斗,英勇无畏,用不屈不饶的意志和改造大自然的魄力,克服千难万险,夺回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顽强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吉大港人民为发展民族经济而献身的敬业精神。我参观过这里的钢铁厂,工人们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奋战在炼钢炉旁;我还参观过黄麻地毯厂,神工巧匠们正在编织着图案丰富、工艺精巧的黄麻地毯,这是孟加拉国的特产,畅销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此外,当地还有纺织厂、炼油厂、卷烟厂、汽车厂、化肥厂等。目前,吉大港已成为孟加拉国的第二大城市。这里的交通极为发达,航空、陆路、海路均通往首都达卡和世界各地。 多年来,我国人民和孟加拉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唐代僧人玄奘就到过孟加拉,至今,民间尚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孟加拉国朋友把吉大港视为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纽带。每当中国朋友到这里来参观访问时,当地人民往往送上一只船的模型,有木刻的,也有银质的,制作精巧,形态美观,象征着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途经吉大港,祝愿通过吉大港继续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时光在前进,友谊在发展,如今,中国商船经常停泊在这个美丽的港口,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发展,人民的相互往来也日趋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