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开发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证不符 标准降低 高价低报

三大顽疾成产品出口非洲“拦路虎”□ 张新 徐文

  近年来,输非贸易已成为宁波外贸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宁波口岸对非出口总额达到346.3亿元人民币,占宁波口岸出口贸易总额的8.5%,同比增长7.7%;均高于同期对亚洲1.7%、对南美1.3%、对欧洲6.5%、对美国6.3%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

  据了解,宁波向非洲出口的商品包括机电、建材、轻纺类产品等工业产品。但检验检疫部门在检验监管中发现部分对非出口产品在基本性能、使用寿命、安全指标、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具体包括:

  一是出口货物货证不符现象较为普遍。输非商品主要不合格情况为实际出口产品与申报不符,占不合格总批次的70%以上。且随着查验力度的逐步加严,检出的瞒报、夹带、虚假申报等出口商品货证不符现象逐年上升。以余姚地区为例,2012年输非商品不合格率为1.3%,2013年不合格率为2.7%,2014年上半年不合格率则上升至25.4%。如2014年7月,埃及进口商通过宁波一家外贸公司购买一批价值3.6万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实际商品涉及十多种汽车配件,但该公司仅申报了备案过的三种产品。

  二是部分商品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产能过剩、产品结构雷同等原因,特别是为迎合非洲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出口非洲市场产品压价竞争现象相当普遍,进口商刻意追求低价,忽视产品质量。2014年上半年,质检部门检出多例输非电器产品的触电防护装置不足、采用假冒伪劣的关键元器件等。如余姚检验检疫局在对出口埃塞俄比亚的野营灯进行现场检验时,发现该产品配套用电线组件有严重电击和火灾风险。在对出口埃及的车用充气泵进行现场检验中也连续发现3批次产品不合格。

  三是商品虚假低报货值现象值得关注。一些国外客户在进口清关中国商品过程中虚假低报商品金额,以逃避进口国关税。高价低报货款一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都不会受影响,同时还能满足客户要求,因此时常会默许进口商高价低报。据统计,2014年至今余姚检验检疫局已连续查处了三批虚假低报货值的商品。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企业:

  一要重视合同评审工作,在合同签订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客户的要求,对于低价申报、购买假证、瞒报错报、降低产品标准等不法行为应予以明确拒绝。

  二要合理安排装载时间,由于装载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视,因此输非商品装载时间应与出口其他国家货物的装载时间错开,保证输非货物及时装载。

  三要提高产品风险管控意识,非洲市场广阔且发展前景良好,企业应牢牢把握风险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