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供本报特稿(凌朔)联合国主导的一个科研团队10日发布了一则少有的有关地球环境的好消息:对地球发挥保护作用的臭氧层在历经多年消耗之后正在恢复。 科学家把这种积极变化归功于全球对某些制冷剂、发泡剂的限制使用,同时说明只要全球行动,人类可以抵制或者延缓生态危机。 负责近4年臭氧水平评估的美国航天局科学家保尔·纽曼说,2000年至2013年,中北纬度地区50公里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4%。 联合国组织300名科学家对地球臭氧水平进行持续监测,每4年为一个评估期。 臭氧层自上世纪70年代末被发现出现明显损耗。上世纪80年代,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的普及使某些人造氟化物作为制冷剂大行其道,科学界随后证实,氯氟烃等氟氯碳化物是导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重要原因,因为氟氯碳化物释放的氯和溴可直接损耗臭氧。 1987年,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大原则,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又称《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中国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