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木渎地处太湖之滨,已有2500多年历史。这里锦绣如画,柔美似水。无数远道而来的游客,对木渎像水一样的清秀柔顺,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木渎是水流出来的,带着纯洁和灵气,从岁月的深处流向远方。水还能将人们的希望连在一起。人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人,人和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组合。“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下子就将木渎的春光点亮,春天的水更有生命,水珠透明,玉润珠圆,如果能串起来,就是一串串水晶项链。还有泱泱碧波中捕鱼的小伙子,和浑黄水田里耕耘的农民,这些都与水和谐相处,密不可分。 相传吴越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上,建起逍遥宫。聚集千人,用三年时间,从水陆两路调运车辆船泊,装运大批木材。由于种种原因,结果堵塞了远近河道。水因此而成了“积木塞渎”———木渎却因此而得名。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没有了吴越之战的刀光剑影,留下的是江南水乡的山清水秀。 木渎有一个花园,位于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因庄主姓严,故改为严家花园。园中现存一棵白玉兰树,每年冬末春初,白玉兰开始绽放,大大的玉白色花朵,自豪地向游人展示自己的风姿,煞是好看。据说这是乾隆下江南时种下的。那里还有一座榜眼府第,建于道光二十年,为清朝榜眼冯桂芬宅院,前宅有显志堂、芙蓉楼、校庐三轩连在一起,古朴优雅,内有数量较多,艺术品位较高的各种雕刻,供游客欣赏、选购。后花园白墙黛瓦,绿树掩映,池水漾波,亭桥廊榭,竹林奇花,值得观赏。 因为有水,木渎充满神奇。山塘街向东就是虹饮山房,园内布局别有天地,成为苏州西郊著名的私家园林,又称为“民间行宫”。以园内的古戏台为中心,分割成东、中、西三部分,两侧楼廊可以看戏。园内有假山、古树、竹林、凉亭与一片荷塘。塘北的楼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清代皇牍文物:有圣旨、官服、牌匾等。还有康熙、乾隆坐过的龙椅。龙椅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帝苑风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木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范仲淹、袁遇昌、冯桂芬、严家淦、王为一等等,都在这里出生,为木渎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些有才华的文化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潇洒,因为潇洒包含着灵气、睿智、飘逸、洒脱,既是这些文人的风姿,又是这些文人的气韵,逐步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志向。这些都是受水乡的灵气和神韵所感染。 因为有水,江南水乡就显得优美、精巧、古朴、可爱,很像一帧铺展的苏绣。走进木渎就像走进了悠远的历史画卷。镇口的石牌坊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进了吉祥门,沿着山塘街漫步,你可以欣赏到香溪上的小桥流水。香溪上架的斜桥和邾巷桥一横一竖,联袂而筑,像一对恋人在那里谈情说爱,依到深夜,迎来日出。 朝阳初升时香溪泛着霞光,金灿灿的一片,望不到尽头。再仰望天空,四周都是浅红色的晨光。香溪上的水,有时安分守己,缓缓流淌;有时暴跳如雷,激越奔腾。有时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有时天寒地冻,积水成冰。总之,水的作用能渗透人的生活;水的力量能造就盖世英雄。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吃在木渎也很讲究,吃当然也离不开水,区别在“用”字上,水不叫吃,而叫喝。木渎与苏州相邻,烧出来的菜很有苏州风味,连餐具也有苏州的“遗传因子”,中午就餐时先上来的冷盘有:干拌马兰头、韭菜香干、炒蚕豆。荤菜更受欢迎,味道鲜美的松鼠鲈鱼、雪里蕻咸菜鳜鱼汤,我们还来不及对苏州菜评头品足,各抒己见,餐桌上的鳜鱼汤早已一扫而光。 离开木渎的时候,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水光潋滟的意像,水从远古一直走向未来,一路欢歌,湿漉漉地展现着自己清凌凌的身姿。有几个小姑娘,用双手捧起香溪里的水,不让它从指缝中漏出来,与水亲密接触,清清的,凉凉的,情意浓浓。因为有水,香溪变得细腻。因为有水,古镇才有灵气。因为有水,谁不夸江南。因为有水,谁能不忆木渎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