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龚哲明 黄合)昨日,由光明日报社、全国党建研究会、宁波市委联合举办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研讨会在我市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致辞,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高世琦,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省委赴宁波督导组组长王培民、副组长叶鸣,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陈海良等出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立平介绍我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嘉祥主持。 刘奇代表市委,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这些年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第一追求,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暖人心、聚人和的工作。现在教育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践行群众路线没有终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建立长效化的宗旨教育机制、走亲连心机制、惠民利民机制、正风肃纪机制,用制度的硬约束来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真正使联系服务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习惯和常态。我们将珍惜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用心学习领会研讨成果,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好、完善好、运用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 高世琦在讲话中说,做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问题,核心是畅通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渠道,关键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根本是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要总结宁波余姚创造的“小板凳”群众工作法,慈溪的“圆桌夜谈”制度,北仑区大港社区“小马拉大车”工作法等,不断深化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规律性认识,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有力支撑。 何东平在讲话中说,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临近收尾阶段,正是各方面总结经验、建章立制的关键时刻。相信这次研讨会能从宁波出发,辐射全国,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先后作了发言。专家、学者认为,宁波市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得民心,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上走在全国前列。坚持问题导向,把践行群众路线体现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