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店:小镇走出传统工业转型路

  □本报记者 余方觉 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 陈云松 通讯员 徐红燕

  一支户外手电筒,可以实现五级调光,照到500米远;它既能在汽车上充电,又能发求救信号,单价卖到300元。在宁海县西店镇“双童”手电筒公司的研发中心,像这样的中高端手电筒,一年可以研制出七八十款。

  从最早一支手电筒只能卖10元,到现在进军高端手电筒市场,“双童”的发展轨迹,代表了西店镇大大小小500家手电筒企业的转型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世代为渔民的西店人掀起创业热潮,三十年下来,竟繁衍出大大小小5000家企业。其中,小小一支手电筒,成了年产值50亿元的当地支柱产业,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不过,“双童”总经理孙武江没有丝毫的自满:“手电筒行业除了拼产品性能和质量,还要比拼品牌营销能力,这方面西店人并不占优势。”他坦言,“转型升级,我们都还在路上。”

  “转型升级在路上”,也是西店镇工业经济告别乡镇企业时代粗放经营模式的共同宣言。“2010年,西店成为宁波首批卫星城市试点之一,今年又被列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宁海县委常委、西店镇党委书记叶秀高说,“但放眼新的发展环境,过去低、小、散产业的弊端日益凸显,西店人又一次面临发展的抉择。”

  民企“吉德电器”是异军突起、完成蜕变的典范。【下转第7版②】 

  (相关报道见第6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