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1版①】没想到话音刚落,这位村民激动得一下提高了嗓门:“就这么点小事都不能通融?这钱又不是从你口袋里流出来的!” “不行,规矩就是规矩,一定要公平公道!”执拗的汪莉萍始终没有松口,在她眼里,是非黑白是清清楚楚的,容不下灰色地带。 带头拆去表姨夫家的违建,拒绝企业主不怀好意的钱款,一个人代表村民和相关单位谈判,精打细算为村里修桥铺路……在岳童村,汪莉萍留下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 “阿萍,你的性格真是‘天下第一硬’!”村里的老会计范怀风总喜欢这么跟汪莉萍半开玩笑。共事20多年,老范心里很清楚,阿萍心里装着村里大小事,有时就算吃了安定片也整宿睡不着。 勇于担当,小村八年无违建 2011年初,集士港镇干部到村里挨家挨户丈量房子。和其他村子违建“遍地开花”不同,岳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村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有违建。“我们很吃惊,没想到一个村子竟然能做到这个程度!” 汪莉萍说,做农村工作很多时候要“受委屈”,但村干部绝不能因此“畏难”,而应该主动担当。“就像孩子出生都得经历妊娠,村庄的发展同样会有‘阵痛’。只要是对的,就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 搭个棚子,拓宽点空间,在过去的农村,这是司空见惯的“老事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村干部会自动绕道走开。不过汪莉萍却盯牢了这块“硬骨头”,2007年一开春,她就领着村里的党员代表,真刀真枪地进行拆违。 2009年5月4日,恰逢法定休假,汪莉萍在村里巡逻。走到村子西口,一户外来务工者正运来砖瓦水泥,趁着节假日违章搭建。汪莉萍径直迎了上去,在她看来,一定得在违建成形前加以制止,不然村子的风气坏掉了,拆违代价也更高。 在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她叫来城管人员进行现场拆除。没想到,户主两个人高马大的儿子,拎着斧头,冲进了狭小的村委会办公室,一边谩骂,一边把办公桌砸出了个大洞。在暴力报复下,负伤的汪莉萍被急救车送进了医院,眼睛重伤,视力从1.2降到0.6。 5月底汪莉萍出院,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头一件事就是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我们岳童村有1700多村民,办事情要考虑的是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以后如再有人违章搭建,我还是要一抓到底!” 汪莉萍的话,句句掷地有声。从此,她也在方圆百里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岳童村有个“胆很大”的女支书,村里也再没有出现过违章建筑。 “连续8年没违建,整个鄞州就阿拉这个地儿!”每次有客人来访,72岁的村民陆品法就喜欢这样介绍自己的村子,言语间充满自豪。 以“情”为纽,把心放在村子上 “把心放在这里,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虽没有高楼大厦、洋房别墅,但岳童村红花绿树,村容整洁,村民和谐共处;这里的一草一木,小到河道边每一块花岗岩的选择,大到村里登山步道的修建,无不倾注着汪莉萍多年的心血。 村民周月林记得,就在10年前,岳童村还是顺口溜里“道路高低不平,河道‘跌倒爬起’,垃圾到处可见”的破样子。是汪莉萍领着全村村民,一点点从小事做起,让岳童村蜕变成整洁美丽的新农村。 当时,岳童村沿街都是“简易厕所”,路口的厕所要填掉,就连泥水工都不愿意接这活儿———是汪莉萍捋起衣袖,亲自上阵现场指挥。那一整天,她只在中午时匆匆吃了一口饭;等到晚上回到家,身上早已恶臭阵阵。 “一个女同志能够做到这样,我们看了真的特别感动。”忆及往事,周月林无限感慨。 村民生重病一夜致贫,汪莉萍挨家挨户帮着筹集救助金;残疾人生活乏人关怀,汪莉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嘘寒问暖;连日暴雨,汪莉萍天天往几个地势较低的农户家跑…… 前阵子,上级领导给村里推荐了个工业项目,投资方几次三番想邀请汪莉萍吃饭“面谈”,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在她心里,有一个“岳童梦”:在这块村中心区域进行新农村改造,配套上老年活动室、医院、菜市场等设施,让岳童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舒心。 “在其位,谋其政。村子就是一户人家,每一件事情都得精打细算。”汪莉萍说,一有时间自己就会思考,在还有能力还有精力的时候,该为村子为村民多做些什么。 “全国百名优秀女村官”、“浙江省‘三八’红旗手”、“市‘三八’红旗手”……一项项个人荣誉,被汪莉萍锁在了柜子里;“年度先进工作集体”、“信访工作示范村”、“生态文明示范村”……一块块集体荣誉牌匾,却高高地挂满了墙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