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
古戏台

  ▲在一市镇东岙村,现年68岁的周衍桂老人正在修补即将完工的戏台核心构件———藻井。从18岁开始,他一直从事这一行业。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民族工艺品制作(清刀木雕)班学生正在练习木雕基本功,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今后可能会成为修缮古戏台的接班人。
  用整块木料做成的戏台横梁上,常雕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由于体量较大,往往需要几个人才能搬动。
  戏台上精美的木雕部件,都是靠技艺高超的木工师傅一刀一刀雕刻而成的。

  “数十人千变万化,可国可家可天下;二三步四海九州,能文能武能鬼神。”作为传统戏曲的载体,小小戏台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上发挥着极为独特的作用。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全国尚遗存古戏台约10万座,而近几年调查统计时仅剩下1万余座,这其中还有很多摇摇欲坠,濒临坍塌。

  作为全国唯一的“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海县,目前,全县共存有古戏台125座,为国内古戏台存量最多、保护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宁海县高度重视古戏台文化研究和保护修复工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对全县古戏台进行有计划的修缮,并发动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到古戏台保护中来。

  “古戏台的修复建造工艺相当复杂,涉及木工、雕刻、彩绘、泥瓦等工艺,现在的工匠大多年近古稀,必须要采取措施,对这门技艺进行保护和扶持,并做好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该县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说,除了每年保障古戏台必要的维护经费,他们正着手将活跃在各乡镇的10多支古戏台修建工程队进行登记造册,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政策上的支持,努力让古戏台建造技艺得以延续并获得新生。

  (严龙 陈云松 徐培良 邵映菡 摄/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