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人初 宁海县人初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有的葡萄户现在还积压着葡萄,我在9月15日就全部卖完了。”宁海县人初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人初告诉笔者,今年,他的百亩葡萄园迎来了“海葵”台风以来的第二个丰收季。 2012年夏天,陈人初位于宁海县长街镇的葡萄园正面遭遇台风“海葵”。不但大棚被吹毁,葡萄地也因地势低洼,积水数天,损失逾百万元。两年后,陈人初不但依靠葡萄带来的利润弥补上了损失,还成为宁海县种植效益数一数二的葡萄户。 如此成功的灾后恢复,究竟有什么秘诀?“我的葡萄品种好。”陈人初的总结很简单。而选择新品种的眼光,和种好新品种的技术,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上世纪80年代,陈人初夫妇在自己的承包田里种起葡萄,成为宁海最早的一批葡萄种植户。到2006年,在各种行当晃荡了一圈,陈人初又惦念起他的老本行来。陈人初走访金华、山东等地学习现代化葡萄种植管理经验,并在上虞拜一名种植大户为师,学习种植技术。 学成后,他抵押掉自己的房屋,找来另一位农户合伙承包了近100亩土地,搭起钢架大棚,一口气引进了玫瑰香、美人指、红梅沙、特早玫瑰等20多个葡萄品种。 每年,陈人初都会根据销售情况,对葡萄园的品种分布进行改良。“今年,我增加了‘阳光玫瑰’和‘红巴拉多’这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每亩1.2万元卖到今年的每亩1.5万元,利润也提高了。” 陈人初也坦言,两年前葡萄刚要上市的关键时刻遭遇台风,如果不是当地政府和热心市民伸出援手,就没有如今的一切。台风过后,宁海县农机管理站、县农林局,以及他所在的桃源街道办事处给他送来7万元救灾资金。而“宁海微博”、宁海新闻网则组织网友前来采摘或购买葡萄,把合作社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台风过后,人初葡萄合作社完成了“装备升级”。如今,新大棚安装了摇膜机,可以随时卸掉薄膜,在台风来临时减轻大棚压力。不仅如此,新大棚还设有“天窗”,可以自如地调节温度,控制葡萄的生长日期。 眼下,这位宁海“葡萄状元户”已经开始规划明年的品种分布图了。 点睛:陈人初种葡萄致富的诀窍在于品种、设施和市场。他从外地成功引进20多个适合当地栽培的葡萄品种,为防台灾安装摇膜机对大棚设施进行升级完善,还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时对葡萄品种分布进行改良。当然,在精神上怀着感恩的心,也是促使其成功的正能量。(应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