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作没找到 被骗两万三

  本报讯(记者黄丽娟 董小芳 通讯员汪志飞 王吉)先是编造各种理由与路人搭讪,然后以帮忙介绍工作为由骗取他人信任,屡次诈骗陌生老人钱财2.3万元。今年9月初,公安机关根据有关线索在镇海的一家旅社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

  2012年9月份,年逾六旬的宁波人张某被债主“逼”得快走投无路了,在镇海招宝山街道沿江路一带闲逛时,他发现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独自坐在大树底下休息,就前去搭讪,并盘算着骗点钱。

  两人越聊越投机,张某热情称呼老人为“老应”,并谎称自己的外甥女婿在梅山有一项工程,急需材料保管员一名,月薪4000元,国庆节之后就能上班,并且上下班有专车接送。老人兴奋地以为自己遇到贵人了,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随后互留了电话号码。

  当天,张某就打电话给“老应”,称家里钥匙丢了进不去,应某便邀请其去家里坐会儿。张某走时借口说没地方住,从应某处骗到300元用于外出住宿之用,第二天以同样借口骗走500元。

  过了几日,张某谎称给梅山包工程的朱总带点海鲜过去,便向应某要了4000元。没多久,张某又称工地的几个门卫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朱总人在外地,让其先垫付一下,老应又爽快地借给张某1万元钱。 

  几天后,张某又谎称朱总还在外地,食堂买菜钱花完了,让“老应”先垫付一下。应某起了疑心,然而就在这时,张某的前工友假扮“朱总”打来电话,演了一出戏,加上张某写了欠条,“老应”这才放下警惕,再次给了张某4000元。

  就这样,应某陆陆续续被张某骗走23000元,甚至将自己的银行卡也给了他。国庆节期间,应某给张某打电话,对方一直关机,他才发现自己被骗。

  日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诈骗一案被公安机关移送至镇海检察院审查起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