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为官近30年的曹鉴燎,历任镇党委书记、三个区“一把手”,又官至广州副市长,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中滥用权力疯狂敛财,涉案金额高达3亿元。 “按经济规律办事”拒绝提拔只为坐地敛财 “小的不贪贪大的。”在接受审讯时,曹鉴燎直言不讳地说。在20多年的贪腐历程中,拥有高级经济师资格的曹鉴燎始终不忘“按经济规律办事”,甚至为此三番五次拒绝组织提拔。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在沙河镇任党委书记、镇长期间,有关部门几次想调他上天河区,曹鉴燎竟表示“不愿意”。舍不得走,不是为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而是因为镇领导位子“含金量”更高。 早在1992年,香港老板范某找到时任沙河镇党委书记的曹鉴燎,希望获得原沙河镇政府所在地块的开发权。曹鉴燎欣然允诺,事后范某给曹鉴燎送了200万元人民币。 有冼村村民回忆说:“20多年前,为了能继续留任敛财,曹鉴燎通过下属让我们联名写信挽留他,当时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想来真是荒唐。”事实上,后来,直到发现在天河区任职“赚钱”机会更多,曹鉴燎才接受了提拔。 在不少干部群众眼中,曹鉴燎是天河区的“影子地主”。经办案部门调查,在珠江新城大开发的十多年间,曹鉴燎通过控制镇村集体留用地的协议转让,指定自己的“关系户”和村集体合作,为多个房地产公司在拿地和经营上提供帮助,收受了相关地产商数千万元的巨额贿赂和房产、商铺。 2011年12月任增城市委书记后,曹鉴燎继续如法炮制,在旧城改造中“参股”开发商的项目,并为其改规划、提高容积率。知情干部透露,就在案发前两周,曹鉴燎还主持会议研究决定,一次性出让“三旧改造”土地20多块。 表面看是积极干事,背后其实却是大把捞钱。相关部门初步查明,曹鉴燎涉嫌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7000多万元,另有2亿多元的涉案金额,检察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 腐败合伙人:村官、老板、实权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鉴燎身边最多的“朋友”是商人老板。为了在项目开发、公司经营上得到曹鉴燎的各种关照,老板们不惜斥巨资买别墅、建会所,甚至为曹鉴燎的情人支付上千万元的“分手费”,让曹鉴燎纵情享乐。 在官商交往中,权力投资、利益交换无处不在。“要不是曹鉴燎关照,高德置地集团董事长苏萌至今可能只是个搞批发的小老板。”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珠江新城开发初期,曹鉴燎帮苏萌低价囤地、出谋划策,使苏萌十多年就变成身家超百亿的开发商。为感谢曹鉴燎的关照,苏萌则“借款”数千万元港币给曹鉴燎的亲属用于投资、炒股。 除官商勾结之外,为拉拢关系、扩大腐败产业链,曹鉴燎不惜给其他部门的实权官员送“项目”,给下属送钱,拉更多人“下水”。 在不兼任沙河镇党委书记、镇长后,曹鉴燎把老部下何继雄提拔为沙河镇镇长,并由何继雄的姐姐任沙河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后来成为广州市协作办党委副书记的何继雄交代说,1999年曹鉴燎亲自给他送上巨款,这让他心甘情愿跟曹鉴燎一起捞钱。 广州市房管局原副局长谭丽群也是曹鉴燎的“腐败合伙人”。上世纪90年代,在曹鉴燎支持下,谭丽群仅出资30万元就长期控制珠江新城某地块。土地升值后,曹鉴燎又介绍房地产公司老板接盘,帮助谭丽群等获利2600万元,他则从中分得900万元。 据广州市纪委通报,何继雄、谭丽群均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 “边腐边升”:反腐高压线为何难“通电”? 从沙河镇党委书记到广州市副市长,曹鉴燎为官近30年,为何能“边腐边升”官至广州副市长?特别是多次“拒绝提拔”也未引起有关部门怀疑? 事实上,对曹鉴燎的质疑和举报早已有之。2010年冼村启动旧城改造后,怀疑背后有“猫腻”的村民多次集体举报、反映问题,但直至2013年冼村班子成员被纪检部门“一窝端”,曹鉴燎才被“拔出萝卜带出泥”。 连曹鉴燎自己在接受审讯时都承认,其在天河区任职时就听说有人告他的状,但后来也毫发无损。“因为第一我比较谨慎,第二有些东西也没有暴露。1992年我就收了人家一笔钱,组织上也没有深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教授任建明认为,这表明过去反腐力度不够,有多种因素导致反腐机构不能有效运作,甚至对一些被举报的官员也没有及时展开调查。加上曹鉴燎“演技高超”,因此“边腐边升”问题比较严重。 专家认为,曹鉴燎的贪腐历程折射出过去有关部门选人用人标准的局限。“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地区在选人用人上更倾向于‘经济能人’,把经济增速的多少当作主要政绩,却忽视了干部的党性修养、法治素养和道德品行。”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张浩说。 (新华社广州11月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