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沈阳11月4日电(徐扬 赵洪南)中国水下考古队不久前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日前被文物部门认定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但是否为致远舰还有待进一步的鉴定。 负责配合考古人员进行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的丹东港集团副总裁宋沛然告诉记者,考古人员日前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该海域正是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海战的交战区,这艘沉船已被证实是中日甲午海战沉没的战舰,暂被命名为“丹东一号”。 1894年9月17日,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爆发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次战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五艘战舰。其中,北洋舰队有四艘战舰都沉没在交战区,分别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日方受重创,但未沉一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