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吉晶)这几天,在奉化西坞街道种粮大户江辅德的再生稻试点田里,已成熟的再生稻第二季陆续收割,亩产量约200公斤,两季水稻合计总产量约810公斤,未达到上千公斤的预期目标。 同样,上月底,镇海区种粮大户余国华的再生稻也全部归仓。经测量,第二季再生稻亩产量180公斤左右。此前,8月中旬收割的第一季稻亩产量为630公斤。 再生稻由袁隆平团队培育而成,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其生长习性类似于割后再生的韭菜。再生稻因具有产量高且可省工、省肥、省药等优点,已成为水稻种植区新的生产模式。据了解,今年我市共有十个点首次规模化试种再生稻。奉化市农技服务总站引进的品种为丰源优272、准两优608和丰两优香1号等3个“再生稻”品种,种植面积30亩,其中试验面积10亩。 “总产量未达目标,主要是第二季稻离350公斤的目标差了一截。”江辅德分析,一方面,再生稻稻穗比常规水稻长得早,引来麻雀抢食。另一方面,今年7月至10月上旬,长时间低温、少日照,影响水稻生长。此外,收割机作业导致试点田四周稻株有所损失。镇海区农技人员认为,影响再生稻第二季产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