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作家帕蒂古丽获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

  本报讯(记者陈青)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昨日在北京颁奖,我市作家帕蒂古丽的《被语言争夺的舌头》榜上有名。这是帕蒂古丽继获得2012年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2012《民族文学》年度文学奖、《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后的又一个重量级的国内文学大奖。

  从遥远的新疆嫁到余姚,帕蒂古丽已在江南水乡生活了20个年头,现为《余姚日报》专刊副刊部主任。在她的生活中,一直“上演”着南北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而此次获得“人民文学奖”的散文作品《被语言争夺的舌头》,正是帕蒂古丽对南北文化进行的一次对比性写作。昨日,帕蒂古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对南北文化的对比性写作是对我生命的一种缝补”。

  5年前,帕蒂古丽开始尝试一系列对南北文化的对比性写作。2012年的散文《模仿者的生活》是这一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一部,收获了2012《民族文学》年度文学奖、《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等多个奖项。刚刚收获了“人民文学奖”的《被语言争夺的舌头》,则是这一系列写作中的另一部新作。

  在这些对南北文化的对比性写作中,帕蒂古丽常常“把自己作为一个标本”来进行剖析,找寻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在她生活中留下的痕迹,以及对她的人生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正如她在《被语言争夺的舌头》中描述的那样:“在离开家乡之前,我就像一只在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各种语言围猎中的兔子,毛皮上印上了各种文化混杂的斑纹。来到了南方后,我也试图在各种方言文化间争夺自己的舌头。也许正是集各种文化于一身,才能够体验到语言文化争夺的极致,这样才好把自己当成一个有价值的社会标本来解剖。”

  多年来,帕蒂古丽把那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作品当中,坦诚地把自己“精神层面的东西”与读者进行分享。而她在翻找记忆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修补,甚至于是对生命的一种缝补。“在文化的夹缝中平衡地走钢丝,将自己的感悟写进《被语言争夺的舌头》等这一系列作品中,希望有类似经历的人能从中有所启迪,也希望在不同文化之间能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帕蒂古丽说。

  对于未来,帕蒂古丽将更多地转向小说创作。今年年底,她创作了3年多的长篇小说《百年血脉》即将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