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文明看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典型引导 文化导航 共建共享

我市各地积极探索“三美乡村”建设新路径

  月楼女子舞龙队

  本报记者 杨静雅

    今年4月中旬,我市举行“三美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会上首次提出了要建设以“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谐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三美乡村”。半年来,我市各地因地制宜,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三美乡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把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三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培树农村良好社会风尚作为“三美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围绕“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谐乡风美”的目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三美乡村”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11月13日,我市在宁海县召开“三美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宁海县、鄞州区东吴镇、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象山县晓塘乡月楼村、江北区洪塘街道安山村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三美乡村”建设的情况,现将他们经验分享给大家。

  典型引导:用身边的榜样改变乡风

  我市各地在“三美乡村”乡村建设中,非常注重通过发掘典型、评选典型、典型人物引导人人做好人,进而改变乡风。

  我市各地纷纷建立机制,发现典型人物。鄞州区东吴镇设立各村、企事业单位“最美”观察员,动态掌握各村、各单位涌现出来的“最美”典型。该镇发现典型后及时宣传,如该镇童一村老党员徐信德上交万元党费的事迹,就是通过村里上报,镇里推荐,入选“鄞州好人”,市、区两级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宁海县完善了公开征“美”、媒体挖“美”、群众传“美”、单位荐“美”等发掘机制,涌现出“最美快递哥”、13例新老宁海人器官(遗体)捐献等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最美宁海人”。

  我市各地纷纷开展各类评选活动。鄞州区东吴镇在全镇开展了“最美”人物评选活动,评选出了乡村医生陈建初、环卫工人俞雪飞等10位“最美东吴人”。江北区鞍山村围绕“选典型、树榜样”的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2011年,推出了“绿色家庭”评选活动;2012年推出了“慈孝家庭”评选活动;2013年推出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2014年推出了青少年“春泥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群众评选,涌现出了王国焕、刘国生、赵国兴等绿色、慈孝家庭,涌现了陈红芬、陈灵凤、童亚卿等好婆婆、好媳妇,进一步推进崇德尚贤、和谐乡风的形成。

  典型评选出来了,还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才能传播正能量。象山县月楼村组织村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身边好人”成立了村民宣讲队,经常性地开展“百姓故事百姓讲”宣讲活动。鄞州区东吴镇组织文艺爱好者围绕“最美东吴人”创作快板、歌伴舞等艺术作品,推出10余个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该镇平塘村的《中国梦·婆媳情》、《南村农民讲大道》等农民原创作品还入选鄞州区“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项目。东吴镇组建了以“最美东吴人”及村里的“百姓名嘴”为主的“最美”事迹巡讲团30余人,开展“最美”事迹巡讲活动。用亲身事例进行宣讲,用身边“最美”传递正能量。宁海县设立先进典型宣传一条街,开展“宁海美·我传诵”微话题讨论,开设“最美一直在身边”、“寻找感动”等专题专栏,引导市民学习身边好人、践行身边好事。该县还开展了“文明宁海·德行为先”文化长廊建设,以“勤、信、礼、义、和”为主题,绘制文化景墙50多万平方米。提炼出以“诚信、包容、崇学、向善、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宁海人共同价值观词条,编印分发《风范宁海》、《向幸福出发》、《风帆扬起铺作路》等乡土教育读本1万册,使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文化导航:用文娱活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我市各地以“三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村民幸福感。

  要使文化活跃起来,就得有文化场所。象山县月楼村2011年新建了篮球场、仿古修葺了祠堂戏台,2012年完成了3个休闲文化公园的建设,新建了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卡拉OK室等场所。村民不管是白天和晚上,都有可以娱乐的地方。鄞州区东吴镇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打造镇级文化礼堂,为全镇的群众文体团队提供了培训、排练、演出的场地。      

  文化要活跃,就得有文化人才。东吴镇整合文艺人才资源,建立健全文艺骨干、文体团队信息资源库,目前已有专兼职演员60余人,创作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主题作品,舞蹈《千手观音》获得了鄞州区业余综艺团队舞蹈类二等奖。该镇还积极组建民间艺术团队,参与庙会巡演、咸齑文化节及登山节等具有东吴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目前已有民间艺术团队50余支近2000人。

  文化要活跃,就得有长效机制来保障。宁海县出台了《繁荣群众文化奖励办法》、《行政村文体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措施,实现全县376个行政村文体管理员村村全覆盖,财政每年设立补助资金156万元,加强基层文体设施日常管理,组织开展文体娱乐健身活动,县级层面全年开展“天天演”文化惠民、“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等送文化活动5000场次以上,让村民不出村即可享受到文化服务。

  文化要活跃,就得培养文艺团队。象山县月楼村非常注重发动群众,村里长年活跃着草根文艺队、女子舞龙队、腰鼓队、健美操队、门球等10余支文艺爱好者团队,文艺积极分子超400人,有精通作词、谱曲、唱戏、跳舞、拉琴、打鼓、舞龙等特长的文艺达人。该村的文艺团队还挑起了全乡的文艺“大梁”,曾30余次登上乡级、县级舞台,女子舞龙队曾舞进电影《西施》里,去年草根文艺队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基层业余文艺团队。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成立了篮球队、太极拳队、铜鼓队、舞蹈队、健身舞队等不同类型的8支文体队伍,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还有一支少数民族和谐篮球队,全部由苗族村民组成,参加各类篮球比赛,为村里赢得了不少荣誉。它不但是球队,更是该村调处暂住人口纠纷的队伍。近十年来,该村虽有4500余名暂住人口,却从无因新村民而发生的重大纠纷案件。

  共建共享: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我市各村在“三美乡村”建设中,用各种方法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实现了群众共建共享,很多村子还出现了农民志愿服务队。

  象山县月楼村提出“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口号,开展将村庄管理责任分解在村民身上的“分片担责”民情服务法。全村划分为6个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调动片区内的党员、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等组成片区志愿者管理服务团队,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管理范围。开展信息采集、环境保洁、矛盾调处、计生土地监管等10项服务,不收取分文报酬。片区志愿者管理服务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了,形成村庄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片区里的村民有什么事都找片长、副片长商量解决,这大大减轻了村干部的担子,也提高了乡间邻里和睦互助的感情,拌嘴说长短的少了,讲起贴心话的多了。同时,月楼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活动,组织村干部、片区服务队开展环境保洁工作,女党员、女村民代表等20多人组建了义务保洁队,每月2日、16日两天定时进行义务保洁,现在义务保洁志愿者增加到58人。现在村庄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善。

  宁海县十分注重激发群众的自建热情,建立自治机制,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如在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活动中,在每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对村民举办婚丧事宜开展事前、事后劝导管控,取得明显效果。把道德乡风评议、外来人口管理、好人好事奖励纳入《村规民约》,得到社会认同。宁海县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50余支6万余人,今年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群同心圆”活动,短短4个月就发动5126名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微心愿3078个。

  鄞州区东吴镇整合电力“小草”、“文化义工”等各类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组建100余人的“公益微服务”团队。结合自身特长以及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各类“微服务”200余次。依托卫生院、敬老院、中小学校等8个“同心·社会服务基地”,广泛开展义诊、结对帮扶、爱心义卖等各种“微服务”。围绕“五水共治”活动,开展“亲水使者”公益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饮水思源,保护水源地”公益服务活动,向全镇群众发放“争做亲水使者”公开信5000余封。      

  2013年,月楼村创建文化礼堂,群众共同参与,以“古风月楼”为主题,梳理历史人文脉络,建成了村史廊、成就廊、励志廊、文化廊、文物民俗廊等五廊,全面展示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农村新面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