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将推行新一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

就业或考大学,学生至少可选两次

本报记者 陈 敏

  入读中职学校,自己的孩子是该选择直接就业还是选择考大学?每年中考后,很多家长会为这个问题纠结。但是以后,家长们就不用再为此头痛了。就在几天前,《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按改革方案,以后,中职学生是直接就业还是考大学,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选择。

  有专家认为,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这是根据学生需求所做的改革,现在中职学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教育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让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的空间。

  学生至少有两次选择机会

  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按改革方案,中职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至少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为处在可塑期的中职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成长通道。

  按方案,学校需等学生经过一学期适应性学习后,再让他们就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进行选择。而等一个学年过去,一些学生可能改变了主意或者有新的收获,这时学校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可以的话,学校还可以给学生三次或者更多的选择机会。

  按方案,学生的选择权利还包括选择专业方向或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甚至可以选择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

  一学年分成若干长短学期

  按方案,中职教育将实施“成长导师制”,加强人生规划教育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指导;实施“多学期制”,根据推广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的需要,将一学年按不同的教学功能划分成若干长短学期,组织学生下企业体验;尝试“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新机制。

  现在中职学校上课基本和普通高中一样,也是一学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四个月左右时间。可实际上,这样固定的时段很难让所有学生参与合适的实训,所以专家鼓励学校按不同的教学功能,把一学年分成若干个“交替式”的长短学期。

  方案还提出了构建供必修的“核心课程模块”和供选修的“自选课程模块”两大课程类型。其中,“核心课程模块”由公共文化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原则上不能超过总课时的50%;“自选课程模块”分“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不少于总课时的50%。

  有专家说,“核心课程模块”作为必修课,主要是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而在“普职融合”的新课程框架下,“自选课程模块”则是为了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教育。两类课程模块都要设置实训实习课程,原则上,为直接就业学生开设的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50%,为继续升学学生提供的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3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