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孩子的饮食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为此,我市教育系统一位营养专家做了一组关于中小学生营养态度的调查。 不吃早餐或每周少于2次的学生有不少 调查显示,有82.9%的小学生和77.4%的中学生坚持每天吃早餐。但也有4.3%的小学生和11.8%的中学生不吃早餐或每周少于2次,中学生早餐食用率较小学生低。究其不吃早餐的原因,有29.7%的小学生和32.6%的中学生是因为早上时间紧而来不及吃,有13.9%的学生是不想吃或睡懒觉。 另外,早餐种类排在前3位的主要以谷类(稀饭、馒头和包子)为主,其次是鸡蛋,再次是牛奶。这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营养的关注度在提高,也认识到不吃好早餐,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 中小学生平时是怎么选择食物的?有50%以上的中小学生每日经常食用牛奶、鸡蛋等营养品,很少吃或不吃的学生比例并不高,且15.4%的小学生和23.3%的中学生能够按食物的营养价值选择食物。 有意思的是,小学生根据食物卫生选择食物的比例明显要比中学生高。 膳食结构和零食成为学生饮食行为最突出问题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上最突出的问题是膳食结构问题、零食问题。中小学生每日膳食结构中以荤素搭配合理的学生人数略占多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2.1%和56.8%,而荤素不合理的学生人数约占一半。有91.5%的小学生和83.7%的中学生经常或偶尔吃零食,有65.9%的小学生和65.1%的中学生经常或偶尔吃油煎、油炸食品。 采访中,有营养学家认为,早餐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对学生的营养摄入、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一定要注意安排好一日三餐的热比量,养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习惯。建议学生早餐增加蛋、奶的摄入量,午餐适当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少量食品,晚餐以健脑食品为主,但不建议吃过多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