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前天,周日,鄞州下应街道“周日文化节”开幕。在今后一年里,当地群众将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享受54道“周日文化大餐”(据《宁波日报》报道)。 老百姓日子好过了,有钱有闲了,就不只追求物质享受,还要追求文化娱乐、精神享受。但在一些农村和基层地区,别说平时,就是双休日、节假日,文化活动也少得可怜。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子女往往不在身边,对新兴的文化消费、娱乐方式又不习惯、难学会,文化生活更是单调乏味。“周日文化节”能解基层群众“文化饥渴”,应该有戏。 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样多元、活跃活泼,这是好事。但“多”了“活”了,容易良莠不分,扰乱“准星”、冲淡“主流”、弱化“核心”。思想文化阵地,真善美的东西一旦缺位、无为,假恶丑的东西必然粉墨登场。有些地方,各种歪理邪说、歪风邪气甚嚣尘上就是例证。“周日文化节”要把群众“拉回来”,抵制一些文化流毒和精神污染,必须有戏。 这些年,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大发展。但不可否认,有些文化节目、文艺形式“高高在上”,离基层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很远。文艺要为人民创作,就必须走进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接受群众检验。“周日文化节”可以让文艺创作更接“地气”,更有“民味”,有利于扩大市场,能够有戏。 举办“周日文化节”,下应街道带了个好头。当然,一年54场,是件耗时、费力、花钱的事,要办好不容易。但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这样的“戏”就应该唱,也能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