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记】 山路十八弯,黄昏时分,我们“弯”上了双峰。 主人给我们每人抓了一把香榧。那是刚炒出来的,外壳还有余温。我拿起一颗,用牙齿一咬,“咯噔”一声脆响。用裂壳再去摩擦果仁,那层黑色的外衣就脱下来了,露出金黄的果肉。一尝,香脆可口,唇齿留香。 “大家知道怎么剥香榧吗?那橄榄型的外壳上有两个突起,叫‘西施眼’,两指掐住‘西施眼’,一按,果肉就出来了。”主人说。 吃了这么多年香榧,居然不知道怎么剥,我顿时为自己刚才那个粗鲁的动作羞愧起来。“西施眼”———好美的名字。先前一听到香榧,就想到诸暨,想到诸暨,就想起美人西施。无怪乎有这么动人的名字。没想到,在这宁海的深山里,也盛产香榧,且有榧林近万亩。 山气清冽、寒凉。饭后,我们想到那高处的村庄去。没有路灯,四周一片沉静、幽暗。仰望头顶,几颗寒星,离我们那么近。于是,我望着那山上的村庄,想那里的人们,是和星星住在一起了。走几步,越来越冷,且有去过的文友说,那村庄有几条狗特别“凶”,于是,以此为借口,群体退下阵来。 第二天一早,我和两位老师相约去山上一走。这时,我们才凝神打量起我们身处的这个地方。群山连绵,排闼送青。竹海莽莽,风起处绿浪翻涌。而眼前的树和草,无论是哪一棵,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丛丛雪白的茅花,在阳光下倔强地挺立着。大树的枝丫,也像那一只只手臂,刚健,有力,向蓝天奋力张开。我拿出手机胡乱地拍。双峰太美了。所以,你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无论拍什么,都能拍出美丽的景色。我们一路走过去,突然,一位老师惊呼“那颗香榧树,你们看到了吗?”我是近视眼,听此拼命地张望,确实看到了一颗高大挺拔的树。那棵树的位置,在底下的一块山地之中。我们就走下去,看到了一畦茂盛的萝卜。一个个硕大的萝卜,半截在泥土里,半截露在外面。“香榧树”旁,还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在秋光中轻盈闪亮。而且,地上满是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老师不顾艰难险阻,举着相机冲下去,我真为她捏一把汗。后来,我在微信里说“我把呵护的目光投向她,而她心里只有那棵鸭脚树”。众人不解,有人还问那棵“鸭脚树”是不是真是一棵树,我就回:“鸭脚树就是白果树,白果树就是公孙树,公孙树就是银杏树。”最后,我们对那棵“香榧树”展开热烈的研讨,那香榧可是“千年香榧三代果”,从开花到成熟到结果,需要跨三个年头的。最后,一位路过的山民告诉我们,那是红豆杉。香榧属于红豆杉科,与红豆杉非常相似。香榧和银杏,都是千年寿树。经过那番争论,这一青一黄两棵树的绝配,就深深烙在我们心里了。 我们来到了那个跟星星住得很近的小村———里天河杨染村。和所有深山里的村庄一样,这里古朴、宁静。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的墙,木结构的房子,人家屋前堆着的空酒瓮……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蚀迹斑斑的墙上,挂着几串老玉米。竹匾里晒着青豆,一颗颗玲珑青碧。橘子树果实累累,成群的鸡,也不怕生人,迈着雍容的步伐。而小村的略显现代特色的墙上,画着香榧的制作流程。九十多岁的老人,还在干活。从攀谈中知道,这里山好水好,但是交通不便,收入很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香榧,有政策扶持,且香榧价格不菲,现家家户户都种香榧而且尝到了甜头。 当日,宁海第三届双峰香榧文化节暨浙江最美森林生态游开游仪式就在这里开幕。开幕式上,不仅进行了剥香榧大赛,还举行了香榧观光园、国家摄影网宁海双峰摄影基地等多个园区和基地的授牌成立仪式。这个种满香榧树的小山村,这一天,高朋满座。而且,榧农们就在那里现场摆摊,可品尝以后再买。顿时,榧香飘满了小村。 下山时,看车窗外山色清明,各种树叶绚丽缤纷。黄坛水库,如一颗珍珠,镶嵌在山间,如此清丽,如此秀绝尘寰。我突然想,如此走马观花,实在遗憾。我真的羡慕起那些驴友、摄友。他们此刻,一定在享受登山的乐趣。而且,他们一定找到了榧林,看到了树上青色的果实…… 回来,在微信中发了几张照片。有一宁海的师长立即回复:“我是宁海人,却没有去过双峰。”我想他一定会去的。我呢,也一定会再去。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是生长传说和神话的地方,是有无限风光的地方,是孕育着“香妃子”的地方(香榧又叫香榧子、香妃子),因为那个销魂的名字,我将再次探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