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入15亿元收储补偿39家企业

我市将关停规模最大漂印染园区

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50吨、二氧化硫15吨

  本报讯(记者冯瑄 通讯员陈晓众)昨天在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双龙纺织染整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赶最后的生产任务。根据与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签订的协议,再过几天,这家企业就要正式关闭。和双龙公司一样,在今年年底前,这片占地1200亩的漂印染园区内,其他38家印染企业也将全部关停。

  漂印染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去年8月正式启动了印染行业整治提升,提出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淘汰、转产。为此,新区投入15亿元,对漂印染园区内39家企业的相关资产进行收储补偿,并对涉及的5000多名职工进行安置补助。

  2004年,为解决遍布各乡镇的印染废水排放问题,慈溪市决定将全市39家漂印染企业整体迁移到杭州湾新区。2007年底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基本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总占地1200余亩,一期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工程也开始投用,集中处理漂印染园区工业废水。

  然而仅过了7年,污水处理又面临新问题。杭州湾新区环保局副局长胡宇泉介绍,这39家企业日污水排放指标3万吨,年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指标466.58吨、年SO2排放量指标23.04吨。“每天3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杭州湾新区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定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上海大众落户杭州湾新区以来,漂印染园区逐渐成为制约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园区企业污水排放量大、能源消耗高、产出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今年4月,《宁波杭州湾新区关于印染行业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区内所涉印染企业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将按照原地改造、自主退出、原地转产、异地重组4种方式整治提升。当前园区内39家企业主要选择“自主退出”、“异地重组”两种方式整治提升。

  作为我市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重点工作之一,杭州湾漂印染园区内所有的关停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工作方案。据粗略统计,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整体收储、补偿需投入资金15亿元。截至11月底,漂印染园区36家企业全部按期与指挥部签订收储补偿协议。另外,有3家企业被法院查封,不符合签订协议的条件。目前,已有12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停产验收。其余签约企业确保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停产。

  据悉,漂印染园区整体关闭后,预计可削减COD排放量350吨/年以上,削减SO2排放量15吨/年以上。杭州湾新区管委会表示,下一步园区将重新招商引资,招商定位将面向新材料、汽车、智慧产业等新兴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