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亚栋 宁波一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甘蔗渣、玉米芯、木屑……这些农业废弃物在处理发酵后制成菇包,再经过菌种培育、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等一道道工序,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杏鲍菇就可以采摘上市了。 肉质肥厚、质地脆嫩的杏鲍菇,是宁波一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栽培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种,这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相当高,种菇绝对是一项技术活。从做服装转行工厂化种菇,一禾公司总经理李亚栋边学边摸索。 在食用菌行业,菇种得好不好,以单个菇包的重量作为衡量标准。单包越重,水平越高,难度自然也越大。对李亚栋来说,这正是她不断挑战的目标。“先学物理,再种菇。”李亚栋有自己的育菇经。她说,培育菇种的库房就像一个实验室,观察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倾注了她大部分精力,有时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上月中旬的一天,气温出现大幅变化,李亚栋半夜爬起来赶往工厂,在库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间,李亚栋已从“门外汉”成为一名种菇能手,在食用菌行业小有名气。2010年5月,第一批杏鲍菇上市时,单包产量只有5两,去年,提高到7两,今年实现更大突破,高的达到九两,打破了专家认定的单包产量8两半的极限,在业界创造了一个奇迹。不仅如此,“一禾”用于培育菇包的基质每只重量约1.1公斤,比其他工厂减少10%左右。在成本下降的情况下,“一禾”杏鲍菇的效益更加明显。 从投产时20个库房,到如今60多个,日产量从3吨提高到6吨,一禾公司不断成长壮大,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出菇后废弃的菌袋可回收,是上等的有机肥料,对周围不会造成污染,一禾公司被列为“宁波市循环农业试点单位”。 点睛:这是一个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致富好典型。揭秘李亚栋在食用菌业界创造出的奇迹,在于她巧妙地运用了“加”、“减”法。一方面,通过科技加强产品品质,逐步增加库房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基质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成本,使之经营有效益,产业有奔头。 (应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