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财经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观点

  “寒门巨贪论”遮蔽了什么

  “我从小苦日子过怕了,内心对富裕生活有向往,虚荣心强,好面子,这是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刘铁男对自己贪腐行为的内心剖析,引起不少人对这种“寒门出巨贪”论调的认同。引人思考的是,这一缺乏必然逻辑的论调,为什么时常盛行?背后又遮蔽了什么?

  有人曾收集了不少贪官的忏悔书,发现惊人的相似处是,他们大多早年很贫穷,是农民中的赤贫户、工人中的极穷者,都因此把贫穷作为日后贪腐的一个根源。对于这些贪官来说,早年贫穷可能是事实,但并非贪腐原因。落马后都从贫穷那里找原因,恐怕要么是到头来还没明白为什么会滑入贪腐泥淖,要么就是通过这种想当然的逻辑试图获得理解从而放弃灵魂深处的拷问。

  贫穷不是罪过,也不是一个日后腐化变质的“前因筐”。相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贫穷是一笔财富”,正是贫穷让他们学会了珍惜生活、甘于平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贫穷砥砺了他们顽强、勤劳、发奋的品质。为什么贫穷没有让他们如贪官那样变坏、变质?关键就在于他们善修德、勤养性,能够抵制诱惑、克制欲望。

  ———《人民日报》纪东冲 

  非法“功德箱”敛财乱象必究

  北京京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所承包的千年古刹潭柘寺和戒台寺里,超过七成的“功德箱”为景区非法私设,鱼目混珠于寺庙合法功德箱之中,接受信徒香客的布施,所得钱财悉数进入景区账户,乃至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小金库”。

  据媒体报道,包括“功德箱经济”在内的借教敛财乱象由来已久,对宗教场所的监管机制长期处于失灵状态。“功德箱经济”,伤害了公众的宗教情感,打击了社会向善品德,不利于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明显违反法律法规。

  功德箱私设泛滥、鱼目混珠,与部分地方“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有一定关系。一些地方热衷于将社会资本引入宗教场所进行旅游开发,刻意模糊了宗教场所和商业化旅游场所的界限,旅游经济绑架宗教信仰。这是“功德箱经济”泛滥的重要原因。应严究非法“功德箱”敛财乱象,还功德箱以清白。

  ———《光明日报》曹华飞 

  回应“囤票”不能止于“不鼓励”

  除了预售期延长,由于有了“开车前15天全价退票”的机会,部分旅客的购票策略也出现了不同。个别旅客“囤积”了20多张同一方向、不同日期的车票。“我们理解这些旅客的需求,但确实不鼓励这样做。”铁路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还是尽可能地把机会让给更多的旅客。”

  旅客的囤票现象,既是抢票的非理性冲动,也是规则所赋予的合理选择。对于“囤票”现象,表示“不鼓励”、呼吁保持理性,以给更多人选择机会,固然是必须的,但也是徒劳的。回应“囤票”不能止于“不鼓励”,尤其是对铁路方面来说,更有必要将“囤票”给票务造成的影响规避到最小范围内,以保证乘客的普遍利益。

  ———《广州日报》木须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