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陈琼)市民自掏50元年费,即可签约家庭医生,享受一整年的“贴身”服务和更优惠的医保报销政策。昨天,全市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推进会宣布了这项重点医改计划,旨在切实提升社区医疗保健的“含金量”,增强社区首诊对居民的吸引力。 这项新制度将于明年5月1日,即下个医保年度首日正式实施。届时,居民可凭身份证和医保卡到社区医院办理签约手续。 居民可自主选择一支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一年一签,由服务对象评判服务的优劣。服务年费为150元,由三部分构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50元由财政按人头划拨,50元由医保基金按人头划拨,余下的50元自缴部分居民可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特殊优抚对象个人承担部分由社会救助资金支付。这一做法属全国首创。 3年前,宁波在省内最早开展签约式家庭医生服务试点。3年来,151家社区医院已与156.9万名社区居民签约,占常住人口的两成多,这一比例为全省最高。然而,试点过程中出现的“签而不约、约而不来”等现象,也让家庭医生服务打了折扣,不少居民看病依然习惯往大医院跑。 怎样让签约家庭医生的医疗保健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宁波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签约居民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提升其医保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二是调整10年未变的社区医疗服务价格,激励家庭医生按需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巡诊等特色服务。同时,新制度与“医联体”改革相配套,大医院为家庭医生提供技术支撑,优先预约专家号、住院床位和大型仪器设备检查。 有别于传统的就诊方式,家庭医生团队由三至五名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以及若干名健康管理师、医学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社区义工等组成,可以向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心理、营养等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市卫生局局长王仁元在昨天的推进会上说,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实施意见,2016年我市所有社区医院将开展签约式家庭医生服务,户籍家庭慢性病人、老年人、6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70%,引导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有序就医格局,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相关报道见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