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0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三次走上援藏之路

———宁波市导游服务中心兼职德语导游江成龙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静雅

  他放弃优厚的待遇,离开温润的家乡、新婚的爱人、挚爱的父母,代表浙江省连续三年到条件艰苦的西藏当援藏导游。

  他就是宁波市导游服务中心兼职德语导游江成龙。由于出色的表现,今年30岁的他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援藏导游员西藏自治区优秀个人”。 

  放弃高薪三度入藏

  江成龙原本在宁波一家德资企业从事德语翻译工作。由于非常喜欢旅游,他于2008年考出了导游证,在宁波市导游服务中心做兼职导游。周一至周五在单位上班,双休日或节假日则带团旅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2年2月,江成龙接到援藏任务。去还是不去?江成龙陷入了思想斗争之中。一方面,他的工作让人羡慕,新婚的妻子也割舍不下。另一方面,到西藏体验生活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

  “工作可以重新找,但是援藏的机会却只有这一次,放弃就等于错失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江成龙决定前往。

  2012年4月12日,江成龙同其他38名援藏导游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后,踏上了进藏之路。 

  进藏半个月后,高原反应慢慢消失,还没来得及缓口气,江成龙便迎来了第一个德国旅行团,19人,10天。这批德国团客人年纪都较大,江成龙像对待长辈一样关心他们。每天早上,他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游客所住的酒店,晚上回到住所后,则认真查阅资料,准备第二天的行程,天天到晚上11时多才睡觉。流利的德语、认真的态度,使江成龙进藏后第一次带团就受到好评。如此一来,江成龙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工作劲头也更足了。 

  转眼到了当年11月,由于气候关系,援藏导游结束了当年的工作任务,江成龙回到了宁波。由于长期的带团和风吹日晒,他的皮肤变得黝黑,有朋友第一眼都没认出他。 

  江成龙本以为在西藏的工作彻底结束了,但到了第二年年初,浙江省旅游局再次和他商量,问他能不能再去援藏一年。此时,虽然江成龙已经在宁波找到了工作,但还是辞职再次前往。 

  2013年年底,结束第二次援藏任务的江成龙和宁波一家中德合资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并准备来年春天去德国培训一个月。但是,2014年年初,旅游部门第三次找到他,他又义无反顾地上路了。上个月,江成龙顺利结束了第三次援藏工作,回到了宁波。 

  援藏三载历尽艰辛

  在江成龙的记忆中,三次援藏之旅充满艰辛。

  西藏各景点间距离比较远,经常要坐上一天的车。最难的是去爬珠峰,去大本营看日出日落。从日喀则到定日,再从定日到珠峰,早上7时出发,抵达目的地一般已是黄昏。在一天的行程中,有6个多小时行进在颠簸的盘山路上,车一开动,路上尘土飞扬。 

  有一次江成龙带团去珠峰,因为床位紧张,他和司机就在车上睡了一晚。那时虽是九月,但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已是寒气逼人。那一晚,他穿着羽绒服,盖着从藏民家里借来的棉被,瑟瑟发抖,一夜无眠。 

  还有一次江成龙带团到珠峰,在大本营住的那晚他感冒了,但还是坚持把团带完。刚回拉萨,接到社里的通知,随后还有一个德语团,但是找不到其他德语导游!江成龙二话没说,又接下了这个团。 

  付出辛苦收获微笑 

  2012年8月,一位老年游客因为感冒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江成龙立即把她送到拉萨的医院就诊,他一面与医护人员沟通,一面还要安慰老人心急如焚的丈夫。那几天,他白天带团,晚上跑到医院陪伴老人,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

  去年夏天,他带一个团去羊湖,回来遇到泥石流,车被阻断在路上7个小时,车内人心惶惶。他一面安慰大家,一面联系前方旅行社,做好紧急情况应对预案。

  在带团中,江成龙严格要求自己,抽时间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西藏旅游专家。“客人去一次西藏不容易,一定要给他们最好的讲解和服务。” 

  因为西藏的德语导游特别少,所以江成龙很多时候是连轴转。当他看到客人满意的微笑,当他收到一封封表扬信的时候,他认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