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在全国组建民兵船运团和海军预备役部队,在“蓝色国土”上崛起后备劲旅; 依托行业系统优势,探索经济动员联盟新模式,组建了4个国家级、8个市级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67个物资储备基地; 搭乘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高铁”,在112家民营企业设立了武装部; …… 宁波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正越走越宽。 面对融合发展的喜人局势,宁波军分区司令员秦景号、政委朱宝定表示,军民融合发展关联军地,涉及面广,利益驱动大,必须用完善配套和管用长效的法规制度作支撑,确保融合发展有序运行。 以法治眼光审视难题 让融合发展告别“情感推动”模式 找有关部门协调,是鄞州区人武部原政委卢善听过去的经常性工作。回顾自己在国动委综合办10多年的工作经历,凡涉及国防动员、党管武装、企业武装等方面的工作,几乎都要到地方相关部门“跑动双腿协调,多方联络感情”才能办成。 2005年,军分区组织民船动员演练,按预定方案需征集40多艘渔船,然真正到点到位的只有12艘,面对演练难以如期展开的尴尬局面,细究主要原因只有一条:没有相应的民用船只动员法规,渔民们不买账。 无独有偶。在前些年,与一些民营企业主谈设立武装部、组建民兵连事宜,因没有相应的配套法规支撑,遭到委婉拒绝。 在频繁的“跑动协调”中,军分区党委强烈意识到,要不断加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集约化、精细化发展进程,靠“情感推动”的行为方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深入剖析根由,军分区党委努力寻找破解之策。他们认真学习借鉴“法治中国”、“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先后走访省、市法治建设先进单位,组织军地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挖掘军民融合发展中蕴藏的法治资源和潜力优势,先后梳理出国防动员、党管武装、民兵训练、军事设施保护等8个方面20项法规需求。 随后,军分区与地方党委、政府、人大多方蹉商、研究探讨,陆续出台了宁波市《国动委办事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加强城市民兵工作意见》、《加强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与战备物资储备办法》、《贯彻<民用运力动员条例>实施办法》等涵盖参战支前、物资征用、城市防空、科技信息、运力动员25个政策法规。 有了法规制度作保障,昔日难题迎刃而解,崭新气象接踵而来:市财政局主动上门征求经费保障需求,军民通用装备物资征用任务落实到行业主管部门,全市2800多家民营企业组建民兵队伍,100多家民营企业成立武装部,并在商贸中心区组建了各具特色的楼宇民兵分队。 以法治方式厘清权责 让融合发展走出“单方请求”格局 宁波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也是驻军大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两趟列车”在加速行驶时难免会擦出这样那样的矛盾。 最典型的当属海军某部进出码头航道经常有渔船占道和停泊,几次差点造成刮蹭碰撞损坏装备,给部队执行演训战备任务带来不便。 每遇上类似矛盾,剃头挑子“一头热”,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破解难题,宁波军地围绕融合发展“权责”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从搞好顶层设计做起,构建起军地党委主导、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并将推动融合发展情况纳入党管武装和部队党委班子考核,做到以考督责。 为融合发展涉及的国防建设各个领域、地方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权责清晰明确,宁波军地专门组织人员,深入驻军单位、县(市)区、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征求意见,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开发区和其他新经济体武装工作的意见》、《专职民兵教练员聘用和管理办法》、《基层专职人武干部管理使用意见》等12部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单位、个人在融合发展中肩负怎样的职责、履行怎样的义务,都一目了然。 为彻底解决渔船挤占航道问题,宁波军地联合出台了《军地平安军港创建实施办法》,成立了军警民联合巡逻队常态巡查执法,军用航道从此畅通无阻。 在象山港跨海大桥设计论证阶段,设计方案小组还主动来到部队问询军事需求,因初步预想的大桥净空不符合舰艇航行需求,军方希望大桥桥身再提高8米。设计方案一作改动,相比起初预算,要增加建设投入,为了国防利益,地方领导果断采纳了意见。 以法治权威明确标准 让融合发展跳出“分散粗放”层次 前两年,军地在组织国防动员演练中发现,组织实施程序复杂、任务交叉、职能重叠、指挥不畅,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平战快速转换和实施高效动员的瓶颈。 如何尽快实现融合发展由“分散粗放”向“聚合精细”的跃升?军地探寻得出的最佳办法依然是“法”。用法治权威明确标准,建立统一领导、预案匹配、运转高效的指挥体制,促进军地应急应战行动诸要素有效整合衔接。 着眼国防动员平时、急时、战时“三时一体”要求,针对标准不清、细则不明、效益不高等问题,宁波军地制订出台了《关于国防动员机制与军队指挥体制机制、政府应急管理机制衔接工作的意见》、《国防动员战时行动要则》,重新构建国防动员战时指挥体系,使军地联合组织战时国防动员行动更加顺畅。 同时,跟进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规范4个国家级、8个省级动员中心和67个战备物资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出了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线结网的“动员联盟”。 宁波拥有民营企业8万多家,民用船舶、电子信息、光电器材、海洋生物等技术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有些企业的优势技术和产品,可直接为战斗力建设发展服务。然而,以往的融合发展停留在“大框框”层面,部队与企业虽近在咫尺,却无缘牵手。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就是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捆绑联合,相互推动,让企业身处市场面向“战场”。 顺应这一形势,宁波军地用“法”明确融合标准,先后出台了《民营企业拥军细则》《民营企业科技拥军实施意见》等8个与国家政策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逐步构建起以部队需求为牵引、以党政机关为主导、以民营企业为骨干的社会化拥军新模式。 驻军某部对坦克减震系统进行改造,因技术力量薄弱,攻关一年未果,一民营企业派出4名专家多次到军营指导,很快完成减震系统的改造升级,提高了装备机动能力。 目前,宁波已有1100多家民营企业与驻军部队签订“双拥共建协议书”,确定了通信指挥、炊事保障、装备减震、新型防弹衣等30多项攻关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