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在新常态下赢得发展新优势,关键之关键是要转换发展动力,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动力结构,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就宁波而言,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走粗放式、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这也是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的原因所在。 这些年来,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质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等都有许多新的突破。但宁波先天不足的是大院大所不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少,大量的应用型科学技术还是靠引进为主。科技创新,也不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就大功告成了,而必须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推进创新驱动,我们要紧紧抓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这个重中之重,加大高端创新机构的引进共建力度,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破除制约创新的一切思维障碍和制度藩篱,努力打通创新成果的转化通道,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变革。 这些年,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有的企业日子很难过,有的则呈“倍增式”的发展势头。区别就在于,重视不重视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最接地气,也最能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创新驱动,政府需要从资金、税收、知识产权、放开管制等方面入手,大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真正让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真正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助推实体经济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放眼全球,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产品更新换代日趋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我们想有所成就、有所超越,关键看能否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我们要选准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制定精准的政策措施,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项目,促进发展质量向中高端迈进;同时,要下定决心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改变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低小散”企业的增长方式。 人才的厚度决定一个产业乃至一座城市的高度,有什么样的人才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新产业、实施新工艺、运用新装备、制造新产品,既需要高层次的科研人才,也需要高技能、操作型的人才。我们要立足宁波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着力打造先进人才创新高地,以人才的比较优势构筑发展的竞争优势。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源泉,必须摆在重要位置加以推进。只要我们以新的发展引擎带动新的经济增长,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并为未来发展积蓄强劲而持久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