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杨爱民师傅正在维修公共自行车。(张燕 毛敏尔 郁佳赕 摄) |
本报讯(记者张燕 通讯员毛敏尔 郁佳赕)昨天早晨7点出头,公共自行车租用的早高峰还没来到,东门口租车点修理工杨爱民已经忙碌开了:从龙头、刹车、手把、坐垫,到踏板、后轮、车胎、链条,再到前轮、挡泥板……“得赶在早高峰来临前,确保无故障车辆上路。”杨师傅边忙活边和笔者说。 杨爱民是我市近百名公共自行车驻点维修(管理)员中的一位。随着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增加,加上部分市民不文明骑行,公共自行车比家用自行车的损坏量要高出好几倍,车辆维保量也随之上升。据市公共自行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投入使用2.1万辆公共自行车,每天约有1300辆需要维保。如果将损坏的自行车专门运到维修点,这些“大家伙”不仅运输麻烦,而且耗时耗力影响租用,所以除了每月大概1100辆运到专修点整修外,大部分损坏车辆在网点现场小修。 从去年8月开始,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在海曙、江东7个网点推出定时现场驻点维保服务。据统计,驻点维修推出不到半年来,接收维护、修理和保养的公共自行车约20万辆次。 位于新银泰东面的东门口点,是全市上下架公共自行车最多、维保量大的点,在早高峰时平均每天会有350辆下架车,到了晚高峰又需要把所有车辆上架,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冬季以来,车辆损耗增加,公共自行车东门口网点维修量上升了9.7%,需要修理的车辆每天达到50辆。 刹车、轮胎、车铃、踏板……除了早晚高峰前对故障车辆的检修,车辆的保养也成为师傅们的日常工作。昨天下午,笔者在现场看到杨爱民正在对一辆倒立的自行车进行维修,立在地上的坐垫底下,铺着一块布。“这样能防止车辆倒立维修时损坏坐垫、把手等配件。”杨师傅边说边麻利地为这辆受伤的车换好零件,又顺便把外露的螺丝紧一紧,再看看挡泥板有没有变形。 在本职工作以外,不少维修工还顺带做起了“公外事”。杨师傅说,网点也会碰到骑着旧式自行车的市民前来借用打气筒,由于公共自行车需用新型打气筒,接口与旧式自行车轮胎气门芯不匹配,无法充气,所以他还专门找来旧式气门芯专用接头,与公共自行车专用打气筒“嫁接”,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