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电(记者龚哲明)低收入农户能否脱贫,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真正见成效。省人大代表、宁海县蔬菜果品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裘银芳建议,要改“经营组织+低收入农户”为“经营组织+农户+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模式,让经营组织带动更多普通农户致富,由他们示范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劳动致富,共同促进幸福和美的新农村建设。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依然存在。以宁海县为例,到2013年,全县还有低收入农户16827户,共36292人,其中约有10%可以通过自身劳动实现增收致富。裘银芳说,目前的“经营组织+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模式有两个问题:一是这种帮扶大多数是短期行为,是一种“输血式”帮扶,低收入农户的“造血”功能没有被启动;二是经营组织的自身经营状况决定着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情况,一旦组织经营不佳,低收入农户非常容易再次返贫。 “以低收入农户周边其他农户的致富效应和榜样示范,来激励低收入农户的致富热情,消除他们‘等、靠、要’的心理,变‘要帮我’为‘我要帮’。”裘银芳代表设想的理想状态是,经营组织帮扶普通农户,普通农户示范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