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峰集团在坚持走品质之路的同时,通过智能立体仓库减少用地用人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图为该公司员工在操作智能立体仓库储存货物。 |
本报记者 周骥 北仑记者站 金旭孟 新常态之市场竞争: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此前日子难过,此后日子好过!”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作为“分水岭”,达峰集团“少东家”林玮信这样形容“前后之别”,足以让一大帮企业经营者心生嫉妒。 站在库位数翻了几倍的立体仓库边,这位一脸敦厚、理工男气质的创二代,一再感叹新工厂仍然难解公司产能之渴。新工厂总投资3000万美元,去年底开始试生产,达产后能让达峰产能翻番,却仍得靠压缩仓库用地,为新的生产处理线腾出空间。 翻开达峰机械、敏达机电合并的集团营业报表,柱状图上同样有着明显的“分水岭”:公司创办后的数年,年营业额虽有增长,但一直在几千万元人民币徘徊,自2009年冲破1亿元后,连续“拉升”,2014年实现了6亿元的销售,粗略一算,平均年增幅超过了35%。 达峰有什么秘诀?“品质。”林玮信给出了两个字的简单答案。 专注于汽车紧固件的达峰,产品遍布汽车全身,包括内饰、车身、底盘、变速箱乃至发动机,各种强度、性能的车用螺栓、螺母等几乎都能生产。 达峰是幸运的,赶上了中国汽车消费井喷期;达峰又没那么“走运”,因为坚持品质第一的经营理念,起初到国内各大整车厂竞标,总因产品价格高过对手不少而屡屡败北。当时,国内汽车品牌正以价格竞争分抢市场,要求供应商提供低价产品,达峰的“高冷”价格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安全稳定对汽车来说是生命线,紧固件更是安全稳定的关键。达峰没有妥协,反而以高品质产品顺利挺进欧美市场,为拓展国内市场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近年来,国内整车厂家逐渐淘汰了产品性能不稳定的供应商,达峰的高质高价渐渐闯出了名堂。 江淮汽车在自主乘用车上率先选择了价格高出两三成的达峰产品,世界知名汽配企业法雷奥把达峰评为亚洲最佳供应商…… 【下转第3版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