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新常态 新驱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

绿色工业新城蓄势待发

  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地图
  奉化市应利成漆包线有限公司
  滨海力邦社区
  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局部鸟瞰图

  

  三面环山、南面临海,坐南朝北,这里被称为象山港区域最后一块“黄金宝地”。

  总面积16000亩,净开发土地面积9700亩,这里是奉化史上最大的工业平台。

  与宁波机场、北仑港、甬台温高铁、三大高速一小时快速联网,30分钟可抵达宁波市区,这里是距离宁波主城区最近的一个开发区。

  历经7年的开发建设,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破茧而出”,雏形初具。

  活力之滨,魅力之海。

  昔日的滩涂蜕变为蓄势待发的大平台,成为一方投资热土,吸引客商前来考察、洽谈、投资落户,开创新业。

  新区的决策者和创业者们,以日复一日的辛勤和智慧,在这片滩涂地上书写着一段传奇。

  纸上蓝图“落地开花”

  从奉化市区出发,沿双向四车道的莼湖快速通道,经全长3270米的金海隧道,约15分钟车程后,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的“气息”迎风而来。

  2013年上半年,奉化城区至莼湖快速通道及其延伸段的通车,标志着奉化进一步打通了东部沿海乡镇的连接。莼湖快速通道延伸段的终点,正好是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这为该区域的快速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站在新区管委会办公楼顶,远望象山港湾,海岸线风光旖旎,春潮涌动。

  在管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穿行在开阔的工业园区。呈现在眼前的开发建设场景恰似又一股“春潮”,拂面而来。连片的土地,崭新的厂区,整洁的道路……随着一系列基础工程向纵深推进,纸上的蓝图已“落地开花”,变成美好的实景。

  据新区管委会有关人士介绍,新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截至去年底,全区已累计形成陆域面积约11100亩。在已取得9700亩建设用海指标的情况下,通过主动对接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已经一次性完成竣工验收,实现全区存量建设用地全覆盖。两座供电开闭所已投入使用,沿海供水系统已正式通水。目前,供水、供电容量能基本满足园区企业生产、生活需要。沿海中线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段、金海路、纬二路等园区北面骨干路网基本成形,北区河道治理进入收尾阶段,相应的排水、路面、绿化、景观等配套工程正陆续完工。沿海中线污水主干管及泵站工程预计3月底前完成。此外,5000吨级通用泊位相关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这将进一步提升园区配套功能。

  硬环境日益完善,服务软环境也“精益求精”。新区实行“一门受理、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全新模式,管委会下设管理服务科,项目开建前所有审批手续采取一站式代办;奉化市把所有的市一级审批权限下放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园区备有各个相关审批单位的审批专用章,大大加快了项目的落地速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激发了众多客商前来新区投资的热情,新区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去年,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共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总投资约10.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86.3万美元、引进宁波市外境内资金23520万元、引进浙商回归资金15421万元;通过联审准入的项目7个,总投资约为6.5亿元。目前8个重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预计总投资额21.4亿多元。

  新区管委会还主动出击,开展各类招商活动81次,完成项目储备30个。德朗能锂电池、欧佩亚海工装备、绿素宝、新能电器等一批“双招双引”项目相继引进。

  首批企业开工投产

  走进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内的应利成漆包线有限公司,宽敞的厂房和火热的生产场面,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应利成公司占地28亩,去年7月正式开工,是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首批投产的企业之一。企业生产部负责人告诉笔者,落户这里后,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的加工量,年产值提高。

  两年前,随着一期总投资近14亿元、主营汽车配件、机械基础件等产业的9家企业同时开工,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这一奉化史上最大的工业平台正式启用。

  在产业布局上,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不仅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还将重点打造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医疗及健康运动器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2+X"现代制造业基地;遵循“先引入、后带动”的产业发展理念,推动高端产业资源集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终极目标是在宁波南部版图上打造“一座绿色工业新城”。

  短短两年时间,落地企业进展快速,新区已经成为宁波市十大产业对接平台。据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在建或投产的25个项目中,丹饰林、应利成、百琪达等10家企业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丘盛、贝泰、强盛、恒盛、柯沃特、亿森海6家企业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相关附属工程施工,预计年初完成项目建设;荣兴、津和、恒源、鸿越、成加、嘉澳之光等7家企业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预计年底前完成相关验收工作。

  作为奉化市重点开发区块之一,“建成后的滨海新区产出近500亿元,带动各项就业3万余人。这里将是宁波南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之一。”展望未来,奉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信心满怀。

  配套设施获客商点赞

  在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一个由8幢楼房组成的小区引人注目。小区内绿树成阴,环境优美。保安、保洁员一应俱全。这个被命名为“滨海力邦村”的小区是与园区配套的企业职工生活区,由力邦后勤服务公司投资、管理。

  滨海力邦村后勤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张敏俭说,一期工程可以容纳2500至3000人。随着企业开工,员工开始入住,到目前为止,已有上百人生活在这里。他告诉笔者,生活区分单身公寓、集体宿舍,实行24小时安保和保洁。已在力邦村生活了4个月的一家企业员工李帅对小区的环境和服务赞赏有加。

  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社区管理模式”,得到了不少客商的赞赏。大家认为这一模式为落户企业员工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有效免去了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这也是不少企业选择前来落户的一大原因。

  张总表示,滨海力邦村共分二期建设,第二期完工后,接待人数将增加一倍。小区内有篮球场、党员服务中心等设施。力邦社区餐饮、娱乐等相关商铺出租已在洽谈,目前已有5家投入使用,社区内医疗、安保、卫生、银行等设施也已基本到位。新区将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公交车线路已正式通车。此外,新区管委会还在奉化就业网开通了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招工绿色通道。与奉化市教育局和莼湖镇政府对接,制定了落户企业员工子女就学方案。该方案目前已开始实行,一公司两名员工子女已经入学。

  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园区还将配套建设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两级创业支撑、多级服务保障”的政策支持,重点引进中小型科技项目及研发机构、总部经济等2.5产业,为企业提供科创支持。

  机构合并注入发展活力

  2014年,奉化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潜创新,把原经济开发区与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机构合并,各类要素进一步整合优化,着力构建大规划、大招商、大融合、大建设、大服务等五大体系,为经济开发区迈向发展新征程注入了更强活力。

  奉化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说,新的一年,管委会以“两区”招商引资工作融合为契机,紧紧围绕产业定位,整合“两区”资源优势,提高项目招大引强选优的时效性。一是加强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中心、上海自贸区等优质平台的合作,进一步完善联动招商机制;二是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积极对接中国海洋工程网、714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机构,做好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规划,同时引进一批海工装备企业;三是积极探索驻点招商,在原有基础上按照两区招商工作融合方案,开展试点城市驻点招商工作。

  同时进一步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卫生院全面运行,力邦社区培训、娱乐、购物、社区活动、图书休闲等一系列配套保障进一步完善,为入住的企业员工营造一个温馨如意的“家”。

  本版撰稿 孙吉晶 黄成峰 凌青 摄影 严龙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