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民 从去年年底开始,在江东东胜街道的张斌社区,有4位80后楼长上任,发通知、做宣传,有滋有味地干起了楼道里婆婆妈妈的琐事,他们不仅有老一辈楼长的热情,而且还用新媒体服务邻里,让居民对他们刮目相看,纷纷点赞(1月30日《宁波晚报》)。 一直以来,楼长似乎是上了一定年纪甚或退休在家的居民的“专职”,80后当楼长,而且干得还不错,的确算得上是新闻。但我认为,这又不该成为新闻。 楼长年龄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实并不正常。年龄长一点,确实有优势,比如业余时间充裕,工作热情周到,工作经验丰富等。欠缺的是,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慢,较少人会使用QQ、微信等现代社交工具,一些社区事务很难及时通知到经常不在家或早出晚归的年轻人。80后楼长则不然,熟练运用QQ、微信等现代社交工具,正是他们的特长,如果腿脚再勤快一点,很多社区事务就能在第一时间传达,而且年轻人之间更易交流和沟通。 现代社会,人与社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等无不需要居民的密切配合。这种新形势下,再让老大伯、老大妈为了一张社区通知书,一次次跑来跑去、爬上爬下,确实有些说不过去。80后、90后,算来也不小了,应该主动站出来,发挥自身优势,多承担些“分外事”,为建设和谐社区尽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