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新常态 新驱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仑更高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美丽的梅山湾将崛起一座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
  璀璨港城
  九峰赏梅
  清洁能源
  整车出口

  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和世界级港口的北仑,面临有限空间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制约,比其他地方更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常态下,北仑正确处理好坚守传统优势和培育新的优势、处理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平台,抢抓新的增长点,把北仑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生态环境最优、融合发展最好、开放程度最高、人民生活最幸福”的首善之区。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

  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是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目前北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根据有关部门去年所做的一个调研,在全国1613个县级行政区划(不包括直辖市所辖区)中,按照GDP、人均GDP、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北仑排名第18位。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10位,人均GDP排名第17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24位。

  如果把排名前30位划定为“第一方阵”,北仑显然已经实现了这一预定目标。欣慰之余,北仑区委区政府也清醒地意识到:无论从规模、速度还是效益、质量来看,北仑跟广东、江苏的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坚定信心、立下恒心,自我加压、勇于进取,奋力朝着“第一方阵”更高位阶迈进,努力把北仑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生态环境最优、融合发展最好、开放程度最高、人民生活最幸福”的首善之区。这是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陈利幸在1月初召开的区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的号召。

  陈利幸认为,北仑区要实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就必须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在保持一定的合理速度下,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抓好经济结构调整,抓好改革创新,抓好新的增长点发现和培育。

  二是正确处理促进当前和利于长远的关系。努力把当前发展和长远目标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抓好有效投资等既促当前又利长远的大事,把牢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发展底线。

  三是正确处理坚守传统优势和培育新的优势的关系。在继续巩固、优化和提升大平台、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抓好新平台的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引进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四是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城市与港口、产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城乡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北仑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城市等多重功能并驾齐驱、合理搭配的新型城区加快转变。

  谋划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 打造“港口经济圈”核心平台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四大板块”与“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而“三大支撑带”的其中两条,即“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都跟宁波、跟北仑直接相关。

  为此,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打造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战略,作为宁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港口经济圈”的最重要平台载体,并初步决定以梅山为核心和基础,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这是继设立保税港区、产业集聚区之后,北仑加快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梅山是北仑发展的首要战略方向。北仑区提出,要抢抓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带来的机遇,举全区之力,全力支持、保障和推进以梅山为核心打造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

  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选址位于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总面积32.93平方公里,由“一核一星”组成。其中“一核”指梅山产业集聚区核心发展区,主要由梅山保税港区及周边区块组成,面积约29.93平方公里;“一星”指梅山产业集聚区重点规划区北面的零星预留区,即白峰镇郭巨部分的峙南地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

  据了解,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目标定位上有别于一般的产业区块或城市新区,要全力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国内领先的海洋新兴产业孵化区、长三角重要的海洋科教研发示范区、全省最具活力的海洋金融创新示范区和特色鲜明的海洋生态休闲新城区。功能定位上,包括国际航运、国际贸易、海洋金融、海洋生态休闲、健康养生、海洋科技、海洋装备制造等板块,在此基础上再作拓展。

  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规划为“三大基地、六个平台”。“三大基地”即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滨海生态居住基地;“六个平台”即现代海洋制造平台、港航物流平台、海洋金融平台、海洋科技研发(孵化)与创业平台、海洋教育培训与文化传播平台、滨海生态休闲平台。

  今年,北仑区将加快推进象山港高速、集成电路产业、麻省创新学院、宁波国际海员俱乐部、梅山口岸贸易便利化示范区等“五个一”重点项目,着重推进梅山港口码头、梅山水道、春晓大桥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做好六横大桥开工建设的配套保障工作,为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奠定更好的前期基础。

  目前,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发展规划正由市级相关部门加紧编制,再上报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审批。

  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区 铁腕治理城乡生态环境

  今年是北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验收之年,生态环保建设又有大动作,有17个生态环保建设项目被列入重点建设和重大前期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68亿元。其中,总投资近5.2亿元的北仑港区多用途码头改造工程、总投资2.3亿元的北电一期煤场封闭及系统改造项目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工建设,总投资8亿元的北仑港区通用泊位改造工程也已进入前期工作阶段,计划2017年开工。这几个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北仑主城区的码头将不再接卸煤炭,主要煤炭扬尘点全部消除,可明显降低城区大气PM2.5的含量。

  近年来,北仑区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导向,铁腕淘汰落后产能,在全市率先开展内河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变。“十二五”期间,北仑区在空气质量提升、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绿网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5大提升工程中,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100亿元,每年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均在3.5%以上。

  刚刚过去的2014年,北仑区完成了对化工、印染等九大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深化工业烟粉尘、矿山扬尘和渣土治理,加强交通组织管理,推进道路清爽行动,加快黄标车淘汰和限行工作,淘汰黄标车6666辆,新增清洁能源车辆478辆,新建改建绿化面积4084亩,空气质量优良率84.4%,比上一年提升3.6个百分点。统筹推进“五水共治”,122个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企业基本消灭污水直排,白峰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白峰农村二次水改完成,新增污水管网46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2%,主要河道基本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在北仑召开。北仑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消灭垃圾河、整治黑河臭河)达标区,实现了国家级生态街道(乡镇)全覆盖,并通过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技术核查。

  北仑区铁腕治理城乡生态环境,体现在环境执法力度的常态化。2014年,“环保110”共出动执法人员2342人次,检查企业4390家次。共排查涉嫌环境违法线索13条,侦查涉嫌犯罪案件13起,并对其中4起进行了立案查处,抓获涉嫌环保犯罪人员11人,其中判刑2人。这也是北仑区历史上首次因涉嫌环境污染罪被刑拘的当事人。

  今后,北仑区将继续把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实施新一轮大气综合治理行动,围绕废气、尾气、扬尘等几大主要污染源,全力抓好宁钢、北电等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开展造纸、电镀行业新一轮提标改造工程,确保涉水污染指标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继续铁腕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力争2015年清洁能源公交车占营运公交总数70%以上。做好建筑工地和露天堆场扬尘治理,着力减少灰尘雾霾,再现蓝天白云的美好景象。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治水工作将以全面彻底消灭各类污水直排为目标,全区各类河道和各个河段要达到三、四类水质,真正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综合形象。“三改一拆”将以创建“无违建县(市)区”为目标,彻底整治工业集聚区、城中未拆迁村、外来人口聚居区等各类问题累积较多区域的环境,使全区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改观。

  在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技术评估的基础上,今年北仑区将确保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2016年将冲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并力争于2018年实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

  本版撰文:记者 王芳 北仑记者站 金旭孟 袁佳翊 索向鲁

  图片提供:北仑区委宣传部  制图:金雅男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