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涉渔“三无”船舶改造成的人工鱼礁被拖往渔山海域。
|
本报讯(记者王量迪 通讯员刘御芳)前天,我市又在渔山海域投放38座由涉渔“三无”船舶改造成的人工鱼礁。至此,加上之前投放的两批,我市已有65艘昔日的涉渔“三无”船舶变废为宝,成为海洋鱼类栖息繁衍的“新家”。 人工鱼礁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在特定海域营造一定范围的人工生态系统,保护幼鱼幼虾的渔业资源,从而提高渔获品种、数量与质量,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一环。根据《宁波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安排,我市将建设象山港、渔山和韭山三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示范区。从2011年开始,我市就逐步探索在象山港海域进行人工鱼礁的投放。截至目前,共投放人工鱼礁体1015个,占地面积250000平方米,由7个单位鱼礁组成。 据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跟踪调查,在象山港人工鱼礁投放22个月后,象山港海洋牧场区渔业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区相比出现了显著差异:渔业生物重量资源密度和数量资源密度分别为对照区2.50倍和1.54倍;物种丰富度指数比对照区提升了28.7%;海洋牧场区和对照区的种类组成差异显著。与对照区相比,海洋牧场区渔业生物种类组成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黑鲷、石斑鱼等恋礁性的优质牧化品种在渔业生物群落中的优势显著提高。人工鱼礁的“聚鱼”功能和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养护功效显著。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乐舜卿介绍,将符合条件的涉渔“三无”船舶进行拆解和清洗后投入到海洋牧场,为鱼类营造良好的栖息地,既有效利用船舶资源,解决了部分“三无”船的去向问题,又可以增加鱼类栖息地,养护海区渔业资源,达到双赢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