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15日,在乌克兰东部城市顿涅茨克,一名男孩手持玩具枪在街头玩耍。 (新华社发) |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马骁)乌克兰东部停火协议已经生效两天,但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在局部地区的交火仍在进行,双方互相指责,拒绝撤出重型武器,导致停火协议无法真正落实。 双方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交通要道杰巴利采沃,这一城市位于民间武装控制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之间,数千政府军在此被民间武装包围。 路透社报道,杰巴利采沃遭到了猛烈的炮击,至少有6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火炮部署在距杰巴利采沃10公里远的森林中。 一名自称名叫斯科皮恩的蒙面民间武装士兵对记者说:“正如你听到的,这里没有停火。” 乌政府方面称,自停火协议15日宣布执行以来,驻扎在乌东部的政府军至少已遭到100次炮击,造成5名士兵死亡,25人受伤。而民间武装指挥官爱德华·巴苏林则称,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乌政府军一天内已有27次破坏停火的行为。 根据乌克兰、俄罗斯、法国、德国4国领导人12日达成的新明斯克协议,冲突双方15日零时起在乌东部实施全面停火、并且不迟于停火后第二天开始撤离重武器。但冲突双方都表示,在停火尚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撤出重型武器难以执行。 俄罗斯17日发表一份声明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乌克兰总统彼得罗·波罗申科当天通了电话,讨论了落实新明斯克协议,解决乌克兰东部冲突的问题,包括落实停火、杰巴利采沃附近局势,以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观察员的角色。 德国政府一名发言人在通话结束后称,默克尔同意与俄乌两国领导人一道,采取稳步措施,使得欧安组织观察员得以进入乌东部地区,监督停火。 欧安组织15日表示,在停火宣布执行后,民间武装拒绝欧安组织观察员进入杰巴利采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