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雅 昨天,《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是国内首部由人代会通过的社会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该条例的实施,给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该条例要求的多项工作,我市已经开始推进。 鼓励医养融合 “医养融合”模式就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相结合,在养老机构里办医院,或在医院里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有病治病、无病疗养。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持续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老年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的麻烦,还能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也解决了“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医院里养不了老”的矛盾。 条例对医养结合给予了肯定,其中规定:鼓励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设立内部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将其认定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师、护士、康复技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资格、注册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执行与医疗机构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相同的政策。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多家养老机构尝试医养结合,例如奉化文芳老人护养园、东钱湖医养融合院、海曙广安养怡院、象山老年公寓等。 目前,我市部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已享受公办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已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加大养老人才培养和补贴力度 养老专业人才奇缺是我市目前养老事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条例专门对养老服务人员作出规定: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进入本省政府投资设立的养老机构、民间资本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组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作的,按照省有关规定给予入职奖励和补贴。养老护理人员应当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养老护理人员参加养老服务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按照省有关规定享受培训和鉴定补贴。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改善和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 据介绍,去年,我市为优化养老机构人员队伍结构,提高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出台了《宁波市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入职奖补办法》。对奖补对象的规定为: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杭州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职高)全日制相关专业毕业,入职本市养老机构(纳入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除外),直接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和管理等工作,并持有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对奖补标准的规定为:本科毕业生奖补费40000元,大专毕业生奖补费26000元,中专(含职高)毕业生奖补费21000元。奖补时限从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计算,分五年按比例实施补助,第1年至第5年补助比例分别为10%、15%、20%、25%、30%。 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 养老床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我市养老事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而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发挥民间资本在养老机构发展中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设立多种类型的养老机构,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鼓励通过委托管理、承包、合资合作等方式运营政府投资设立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据悉,近年来,我市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建设民办养老机构。2013年3月,市民政局等单位设置了“养老服务”登记项目类别,明确了依法成立的企业、社会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具备相应条件均可投资建设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去年8月,我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内容包括完善用地和用房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税费和价格优惠政策、强化金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确保投资者权益等7个方面。一系列举措使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养老床位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的近40%。据介绍,目前,我市的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企业投资参与建设的养老机构;一种是社会人士投资建设养老机构;一种是村级组织以及慈善组织等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我市各地还因地制宜,建设了一些特色民办养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