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人民改革获得感要破“侧面夹击”

□刘根生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今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问题中,“改革”位居首位。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今年,深改步入“关键之年”。随着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各界人士关心政府如何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啃下“硬骨头”,在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涉足“险滩”(3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全国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说到底,就是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变成生活现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获得感”凝聚沉甸甸的民意,使未来改革方向更加清晰。突破对改革的“侧面夹击”,也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了。

  最近,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在该省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特别指出:抓改革要提防“侧面夹击”(2月26日《人民日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中,一些被改革者已不敢公然正面阻挠,这时他们就使出“找茬子”、“讲怪话”等惯用手法进行干扰,泄我们的气,松我们的劲。比如,有的干部对一些改革方案还没有学习领会,就妄加指责,唱衰效果;有的干部自己在改革中还没理清头绪,就乱发牢骚,一顿戏说;有的部门在有关文件中明确了责任关系,却推诿搪塞,不愿承担牵头责任。

  当前,有种现象不容忽视,即简政放权成绩单仍然“不解渴”。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是“当头炮”。近期,多地晒出了权力事项精简的成绩单,一些省份“权力清单”减掉了近七成。但新华社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百姓、企业办事不方便、不满意的状况仍广泛存在。在近2500名受访者中,78%以上受访者认为去政府办事“很麻烦”或“比较麻烦”,办一个手续,跑10趟以上者占13%多。一个直接原因则是“不作为、慢作为”。更深层原因则在于,“侧面夹击”阻碍了改革推进速度。“侧面夹击”改革要害在于,受既得利益驱使,自己不干事还不让别人好好干事,加剧了“中梗阻”现象,致使改革含金量难以充分释放,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打了折扣。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每一项改革部署、每一个政策举措,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突破对改革的“侧面夹击”,来不得半点含糊。对“侧面夹击”改革者绝不能听之任之,该教育要教育,该批评要批评,使其能把精力真正用在抓落实上;对经过教育和批评仍不思改进,照旧“说三道四”,为改革创新设置障碍者,也要依据干部考核规定,该调整就调整,该淘汰就淘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惟改革创新者胜。各级官员更应多些大局意识,多些担当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当好全面深化改革践行者,使改革含金量更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正面阻击”,又善于突破“侧面夹击”,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