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会看点”成为“百姓获得”的亮点 “两会时间”紧密联系着中国的现实和未来,尤其是今年这个涵盖“关键之年”、“开局之年”、“收官之年”的两会,每一声滴答都可能成为热点、看点。 毫无疑问,“两会时间”里,“两会看点”会有很多,但能让两会最终成为一次高效、成功、圆满盛会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看这些“看点”里,到底有多少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是否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都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而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反映真情况、解决真问题,让两会的进程与老百姓现实的渴求和期待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把“两会看点”变成百姓的“获得亮点”,让人民群众从两会上进一步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新华每日电讯》邬慧颖、张紫赟 那些还要“提把劲”的改革 进入“两会时间”,不论是传统媒体构筑的公共讨论平台,还是民间舆论场,都再度活跃起来。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从这些热烈讨论中逐渐凸显:“反腐”“环保”“新常态”“养老金”“户籍改革”“价格改革”等等,或关国计,或涉民生。 十八大以来的两年间,中国开拓出了新的改革平台和改革空间,许多数年甚至十数年徘徊不前的改革陆续破冰。对这些改革,人们的诉求已由对“顶层设计”的呼唤转入对操作进度、阶段效果的关注。因此,与两年多前相比,“提把劲”会比“破冰”二字更适宜形容今天改革的动态。 一些改革比如不动产登记制度、预算改革、公车改革等,目前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但与“实现预期社会效果”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推广过程中如何确保改革不走形、不留死角,尚需比改革设计付出更大的谨慎和耐心。此外,还有一些改革,比如收入分配改革等,破冰已久,但尚缺整体性的进展反馈。 在这些硬碰硬的改革上“提把劲”,既为每项改革规划出紧凑的时间表,又保持住改革与反腐之间互动的节奏,改革才能一路关山飞度。 ———《光明日报》 刘文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