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三江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饮业为啥没有“反腐死”

  □易其洋

    3月4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华社发表《直面中国发展五大“当下之问”》,最后一问是:反腐败拖累中国经济发展吗?回答是:记者经实地调研后发现,真实情况与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论调相差甚远。就拿大家公认的受到冲击较大的餐饮行业为例,过去三年中真正受到冲击的是限额以上的高端餐饮业,其增速经历了从两位数增长到负增长再回到10%左右增长的变化过程,而限额以下的大众餐饮业的增长率则已接近15%,适合老百姓家庭消费的餐厅顾客盈门、需要等座位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3月5日《宁波晚报》)。

  有心的人应该记得,党的十八大后,八项规定开始“动真碰硬”,公款吃喝受到沉重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餐饮业特别是高档餐饮业,一些五星级酒店由以往的门庭若市,一时间变得门可罗雀,有的甚至一度关门歇业。但时间一长,大家发现,饭店生意好像并没一落千丈,特别是一些特色明显的大众饭店,生意反倒更加火爆。全国的数据也证明了,受反腐败冲击最大的餐饮业,没有“反腐死”,反而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这是为何呢?

  笔者以为,一个原因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大众消费潜力巨大。以前,被公款消费“养着宠着”,一些饭店不光价格畸高,对普通消费者还不待见。现在好了,公款消费“断奶了”,饭店不得不放下架子,“来的都是客”,对谁都尊重有加;价格也逐渐回归正常,就连以前“禁止自带酒水”,否则就不让进门或者要加收不菲开瓶费的“霸王条款”也悄悄消失了。如此一来,大众的消费潜力和热情就被充分调动和释放了出来,不光填补了公款吃喝被禁后造成的大窟窿,还有了支撑餐饮业良性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还有个原因是,与其他行业不同,不是有这样的准入限制,就是有那样的进入门槛,餐饮业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大众创业”形成了餐饮业竞争比较充分的特点,这看看一些饭店时不时便“改换门庭”就知道了。竞争特别是充分竞争的最大好处是,商家决策、做事,不是听哪个“厉害角色”、“关键人物”的,而是听市场的、听消费者的,市场脉搏和消费心理摸得准,转型掉头就比较快。相反,那些越是缺乏竞争,越是吃“关系饭”、“人情饭”、“垄断饭”的行业和从业者,越是容易对市场行情“两眼一抹黑”,越是对市场变化准备不足、应对无措。

  我们的一些大众餐饮,本就是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起家的,能够存活下来,必定是经历过市场竞争的急风骤雨;就算是一些星级酒店,过去“傍大款”、“傍公款”,相互之间照样存在激烈竞争,一旦认清了“反腐不是一阵风”这个大形势,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还是能做到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管是餐饮业,还是别的什么行业,反腐败真正影响的是“腐败经济”。一些产业、行业,过去的繁荣、红火,是靠践踏公平竞争原则形成的,受益的是少数人,本就是不正常的、不应该的,当然也是不可持续的。反腐败真正斩断的,是“不正当利益”的输送渠道。市场竞争越公平、越充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权利越受尊重,“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越是有望彻底扭转,从长远上来说,这才是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餐饮业没有“反腐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事实仍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