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党史·国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烽火台

《光绪宁海县志》的亮点

  道士桥烽火台

  濒临大海,是宁海县一个最大的特点。全长166.48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明万历《郡县释名·浙江卷》载:“邑以频海,名宁海者谓宁波之谓”。清《重修浙江通志稿》称:“宁海”,取“海疆安宁之义”。

  濒临大海,有来自大海的馈赠,有远到的客商使者,但也不乏强盗海匪。自元代始,东南沿海就有来自日本的盗寇,俗称“倭寇”。在明代尤为严重。自明洪武二年(1369)至明万历间的二百余年中,倭寇入侵沿海近百次,宁波、台州受害最重。

  《光绪宁海县志·海防》载:“海防至明季而戒备愈密……朝廷设立水师汛地并墩台塘铺以备倭警,规制周详,诚长治久安之良策也”。于是,东南沿海有了卫、所、司城的建筑,用于驻兵,还在各自的布防区设置汛地和塘铺,专事查询和巡逻,并在各汛地和塘铺附近的山头筑烽火台,俗称“烟墩”,史书称“烽堠”,用来报警。自此,在东南沿海的一个个山头上,城堞相望,烟墩相连,绵延数百里,形成一道坚固的海上防线。

  所有的军事设施中,宁海的烽火台尤为突出。据《光绪宁海县志·海防营汛图》所标示的烽火台,在象山港,有海口台、江瑶山台、皂浦台等12处;在三门湾,有松岙台、车岙台、香花山台、山头冯台、柘浦山台、道士桥台、尖坑台、高湾山台等35处(含今三门县所辖)。

  宁海烽火台宋元时就有存在,明初全面建造,到了嘉靖年间倭寇横行猖獗时达到高峰。明末清初及清中后期,随着海上防务体系的改变和防御对象的不同,有的废弃坍毁,有的重新修建。现据文物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宁海县境仍有21处,三门县有35处,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可谓国内之最。

  烽火台建筑在独立的山巅上,就地取材,用岩块岩片砌成正四棱或圆形台体,亦有长方形台体,以四棱台体为多。以至今保存完好的明代抗倭时建的王干山烽火台为例。台建在海拔155米的王干山(《光绪宁海县志》称王见山)上,东面是白峤港,东南是一市港,与西北的亭头山台、东北的石墙头台互成犄角。台呈四棱体,下底边长6米,上边长5.5米,高3.5米,外用岩石干砌,内用土石夯实,南面有0.8米台阶直达台顶,共6级。台顶长满柴草,旁有残垣遗迹,估计曾为驻台兵士住宿之所。

  在通讯工具不发达的古代,起着紧急传递军情作用的烽火台,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薛家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