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弓 今年全国两会上,“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第一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这个词的关注度骤然升温。据有关机构调查,3月5日“互联网+”被提出当天,亿赞普大数据公司抓取到的网友对“互联网+”的讨论量达162万,第二天,这个数字翻倍增长,达到了331万。各地区的关注热度有些差别,前三位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处于正在崛起的中部及西部地区的河南、四川、湖北三省,百姓对“互联网+”的关注,竟也分列第7、第8和第9位,超过了部分东部发达地区(据中央电视台)。 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地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业态。就好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未来,互联网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给每个行业带来的效率,也将大幅提升。还有人把“互联网+”比作空气和水,任何人须臾不能离开。 “互联网+”其实不能算新名词了。不说国外,国内“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当属2013年11月马化腾在一家保险公司开业仪式上的发言。马化腾认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代表了一种能力,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在我们身边,“互联网+”的故事,也在不断地演绎着:互联网+媒体,产生了网络媒体;互联网+通信,产生了即时通信,如微信、QQ;互联网+零售,产生了电子商务,如淘宝、京东;互联网+娱乐,产生了网络游戏;互联网+出租车,产生了滴滴、快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提升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在民生领域,你可以在各级政府的公众账号享受服务,如某地交警可以在60秒内完成罚款收取等,移动电子政务正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工具。在医疗领域,将有更多医院上线App全流程就诊,支持网络挂号,患者的就医时间将会大大节省,甚至足不出户就能看病。在教育领域,面向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的开放课程,让公众随时随地可以上课、学习……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趋势、一个时代,它的发展不可阻挡,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处在这个时代的任何个人、所有行业,离不了它,避不开它。面对它的唯一选择,就是迎接它,运用它,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无论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还是个人,尽快让你的工作、经营、服务、生活“+互联网”,自觉主动地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畏惧它,必定会落后;抗拒它,必定被淘汰。 “互相网+”作为一项技术,自然有它的局限性,“玩”得不好,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目前网络上一些混乱现象,就是其中一部分。但它又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法超越的阶段,所以只有接受它,拥抱它,在运用中逐步完善。 央视的报道还提供了一个数据,从年龄看,对“互联网+”关注度高的是30到39岁的人,占整个关注人群将近“半壁江山”(48%)。这个数字喜忧参半。这个年龄段的人,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个行业的骨干,这对推进“互联网+”发展,是个大利好。但目前处于决策层的40到60岁的人,对它似乎还有些保留,这就需要引起重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他们的态度和作用非常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