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人均综合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单位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立方米/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人均生活日用水量(升/人·日) 城镇 农村 2010年 370 42 237 18.6 224 119 2011年 380 36 261 16.7 225 120 2012年 369 33 230 17 226 120 2013年 386 31 261 16.2 228 122 2014年 395 30 254 16 232 126 一、概 述 2014年宁波市面平均降水量1620.0毫米,比多年平均多6.8%,属平水年份。地表水资源量78.3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6.7%,水资源总量80.4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6.8%。全市32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6.876亿立方米,受年初水库蓄水充足以及10月份以后降水量严重减少等影响,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减少1.864亿立方米。 全市总供水量22.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2.5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05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回用量及雨水利用量0.32亿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22.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6%,其中生活用水量4.94亿立方米,生产用水量15.2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31亿立方米,环境配水量2.43亿立方米。 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与上年相比,总体情况进一步提升,其中水质为Ⅱ类及以上的占参评总数的77.8%,水质为Ⅲ类的占参评总数的18.5%。主要江河及平原河网水质保持平稳。 二、降水量与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4年全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状况十分显著,汛前降水量偏少,比多年平均少15%左右。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且分布不均,全市夏季高温日数平均仅6天,相比往年伏旱天气偏少。汛后降水量严重偏少,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48%。从各月降水量来看,2月、5月至9月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其中2月偏多1.2倍,8月、9月分别偏多40%和30%,5月、6月、7月均偏多15%左右;11月降水量与历史同期基本持平;其他各月均比历史同期偏少,其中10月降水量不足历史同期的20%,1月、12月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少60%左右,3月、4月降水量分别偏少40%和30%。 2014年全市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2013年及多年平均比较 地表水资源量 201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78.31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886.4毫米。 地下水资源量 2014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2.10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2014年全市水资源总量80.4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31亿立方米)多6.8%,比2013年水资源总量(76.59亿立方米)多5.0%。产水系数为0.56,产水模数为91.0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14年全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与2013年及多年平均比较 三、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宁波市6座大型水库和26座中型水库2014年末(以下简称当年末)蓄水总量为6.876亿立方米,受年初水库蓄水充足及10月份以后降水量严重减少等影响,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减少1.864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为3.375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162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为3.501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0.702亿立方米。 四、供水量与用水量 供水量 2014年宁波市总供水量为22.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22.5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8.4%;浅层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05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0.2%;污水处理回用量及雨水利用量为0.3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4%。 在地表水源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量为15.2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量为1.49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量为4.75亿立方米。 跨区域供水中,宁波从境外引水1.39亿立方米;宁波向舟山供水0.31亿立方米。 各行政区域供水量分别为:市区8.43亿立方米,余姚3.23亿立方米,慈溪1.80亿立方米,奉化2.61亿立方米,宁海4.07亿立方米,象山1.71亿立方米。 宁波市不同水源供水比例 用水量 用水量是指各部门用户取得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用水量组成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2014年宁波市总用水量为22.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6%。居民生活用水量为4.9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1%,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3.44亿立方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50亿立方米;生产用水量为15.2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其中第一产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和牲畜用水)7.92亿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5.79亿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文教卫生、机关团体等各种服务行业)1.5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31亿立方米,环境配水量2.43亿立方米。 各行政区域用水量分别为:市区11.23亿立方米,余姚3.36亿立方米,慈溪3.05亿立方米,奉化1.77亿立方米,宁海1.81亿立方米,象山1.71亿立方米。 全市用水量比例 耗水量 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14年宁波市总耗水量为11.87亿立方米,总耗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1.8%。其中生活用水耗水量为2.23亿立方米,生产用水耗水量为9.34亿立方米,环境用水耗水量为0.30亿立方米。 五、各项用水指标 2014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95立方米(按户籍人口计算),单位GDP(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30立方米/万元,农田(包括水田、水浇地和菜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54立方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6.0立方米/万元,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32升/人·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26升/人·日。 2010~2014年宁波市各项用水量指标 2010~2014年人均综合用水量和城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变化图 2010~2014年单位GDP、万元工业增加值及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变化图 节水量 节约用水包括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等方面。2014年,全市通过增加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建设节水工程等,新增农业节水0.09亿立方米;通过建设中水回用项目、开展水平衡测试和节水评估等措施,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节水0.24亿立方米,宁波市区城市节水(包括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城镇公共用水)0.12亿立方米。 六、水质状况 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采用《宁波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通报》2014年数据,下同) 2014年度水资源质量总体平稳,参与评价的饮用水水源地共27个,其中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的有1个,占参评总数的3.7%;达到Ⅱ类标准的有20个,占参评总数的74.1%;达到Ⅲ类标准的有5个,占参评总数的18.5%;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有1个,占参评总数的3.7%,超标项目为总磷、溶解氧。向市区供水的5座大型水库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 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甬江流域的奉化江水系上游水质较好,公棠、溪口、萧镇及鄞江河段为Ⅱ类水,奉化江干流为Ⅴ类水;姚江水系为Ⅲ~Ⅴ类水;甬江干流为劣Ⅴ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宁海清溪的辽车河段、西溪的范家桥河段以及白溪的水车河段为Ⅱ类水,凫溪的杨梅岭河段为Ⅲ类水,凫溪的洪家塔河段为Ⅳ类水,超标项目为总磷。 平原河网水质状况 35个平原河网水质监测断面,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的有1个,占参评总数的2.9%;符合Ⅲ类标准的有1个,占参评总数的2.9%;符合Ⅳ类标准的有7个,占参评总数的20.0%;其余均为Ⅴ~劣Ⅴ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