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穿山边检检查员正在船上进行边防检查。 (记者 严雷 摄) |
本报讯(记者严雷 通讯员莫晓涵 陆佳仕)“今后来往穿山港区的中远上海运洋运输公司所属的船舶都将配备一名联络员,一旦在航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以要求联络员帮助解决。”日前,中远集团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与穿山边检达成“一人一船”合作协议,该公司往返穿山港区的90余艘船舶拥有了专属的“业务顾问”,边检的服务范围也从原来的靠离岸阶段延伸至船舶航行的全程。 过去,船舶停靠穿山港区前通过“预约候检”方式提前向边检提交相关资料,边检的执勤工作则从船舶靠岸始至离岸止,换言之,船舶一旦离开了港区,出现因故滞港问题只能由船公司自行解决。2014年11月,中远泗水轮在驶离穿山港区后因货物原因临时改港,由原来开往南沙港改开至蛇口港,结果因船舶变港和边封原因,导致该轮在蛇口港装载作业完成后不能按期驶离港口,情急之下,该轮船长求助于穿山边检,在穿山边检协调下,泗水轮滞港6小时后顺利启航。 “泗水轮滞港6小时,增加成本近20万美元,这一个例也为边检改进服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穿山边检站执勤一科教导员陆佳仕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中远集运靠泊穿山港区的航线共有19条,涉及各类船舶近500艘次,由于部分船舶负责人对于靠泊政策不熟悉,诸如此类的滞港现象有可能增多。为此,穿山边检主动将服务范围外延,通过配置联络员为船舶往返“保驾护航”。 陆佳仕介绍说,船舶从外埠离岸开始,联络员即与船方保持实时联系,收集联建企业、船员及船员家属需办理的事项和问题,定期向执勤科室反馈,遇到紧急情况,则可代为办理相关手续,形成“船员反映”和“边检服务”联动的绿色通道。 郁豪是中远泗水轮和滹沱河轮的船舶联络员,这几天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定时与两船的船长联系,记录下他们航行途中遇到的疑问,并反馈给相关科室予以解答。他告诉记者,船舶驶离穿山口岸后,所靠其他港口查验方式有所不同,容易影响船方在靠港期间的作业情况。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人一船”服务办法,让每名船员都能知道遇事如何申报,船方遇事只要找到“业务顾问”,按流程申报就可解决大部分问题。 中远比利时轮船长鞠和林说,有了“业务顾问”,他们无论靠泊哪个港口,都可以提前知晓当地边检部门的服务流程和模式,充分准备,到港即检,再也不必为政策不清导致滞港而担忧。 穿山边检站站长王侣仁告诉记者,在中远集团旗下船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穿山边检有望将“一人一船”服务模式在整个穿山港区内全面推广,今后凡是长期靠泊港区的船舶都将享受边检“业务顾问”的指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