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鄞州区咸祥镇咸五村,看到新浇的水泥路上安装了雨水、污水井盖,小河边耸立着污水处理设备。村党支部书记舒良波说:“能在全镇率先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不但靠上级指导和帮扶,更离不开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咸五村是滨海古镇一个普通的村庄,该村以71省道为界,分为旧村和新村两个片区。“旧村区”属于镇区范围,截污纳管将由镇里统一实施。而村委会要做的,就是对“新村区”所有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纳管处理。 “新村区”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自建的“两楼一庭落”式砖瓦房,还有部分后来建的大龄青年联排式安置房。由于自主建房样式不一,房屋结构、厕所和厨房布局各不相同,楼房之间的甬道宽不足2米,给截污纳管造成极大的不便。 治污工程启动前,许多村民认识不足,村干部心中无底。去年6月,该村召开村三委会,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目的意义和上级文件精神讲透,先统一村干部的思想。然后,分别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要求村干部、党员率先接户。 截污纳管难在“毛细血管”的接入。对卫生间、厨房和庭院地面“开膛剖肚”,必然影响到村民日常生活。为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该村要求工程设计单位“细节到位、细处把握”。设计人员挨家挨户查勘近一个月,摸清了200多户农户生活污水的出口。同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按照“能让则让、能用则用”的原则,根据地形走势和原有状况编制了规划设计。 由于房屋间距太小,施工过程中常出“险情”:墙角撞缺、抽水箱破裂……村干部及时现场协调处理。对施工造成的损害,能修复的全部修复,抽水马桶免费调换成节水型的。 工程招标完全公开、透明,施工过程实行“三级监理”,两位老党员参与日常监督。这样,村民从不理解、抵触,转而支持、拥护。 该村从去年7月动工到11月底完工,共完成农户污水纳管210户,接户率超过90%,被列为宁波市“十佳”治水典范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