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通讯员俞继业 洪波)不久前,位于北仑的三星重工宁波有限公司曲加工班组12名员工成功研制波形舱壁压膜,实现了波形舱壁一次成型。这一技术革新为公司8艘成品油船的建造消除了最大障碍,还节约生产成本525万元。 事实上,波形舱壁压膜仅仅是该公司上千件自制工具中的一件。早在2006年,宁波三星重工就推出自制工具比赛,鼓励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打破常规,积极创新,2007年首次建立自制工具发布评奖制度。 “小改造有小奖,大创新有大奖。我们希望以制度化的方式,在公司中培养每人每天思考如何创新的氛围,挖掘每个人、每个班组的潜能。”公司有关负责人张雄这样谈及设立评奖制度的初衷。根据规则,“自制工具”评奖项目的奖励范围包括“成果奖”与“开发支持奖”两种类型。前者关注自制工具所发挥的最终成效,每年奖金总额2万元,其中一等奖奖励5000元,后者注重开发过程,为各个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提供资金支持。 众人创意,使得小技改有了大收益。经过八年培育,目前全公司170多个生产班组,每个班组有4名以上自制工具活跃员工。自制工具项目从2006年的30件增长到一年400多件,项目内容也从起初仿制易损零备件、仿制整体工具,逐渐发展到研发新型适用工具,实现工具多样化、标准化量产。 伴随着一批技改成果的迅速转化,企业也迎来了“大丰收”。如2013年的自制吸水机,吸水效率比进口吸水机高3倍,而制作成本仅为进口的三十分之一,目前已量产32台,节省成本支出215万元。 数据显示,过去8年来,“三星重工”已累计研发自制工具1097件,产生经济效益1亿多元。最近4年,24件自制工具实现批量生产,节省外购成本支出3000多万元。而今年的目标则是开发及二次改良自制工具400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