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永均 张正伟 通讯员 洪丹峰 昨天,宁波职业经理人协会迎来了10岁生日。这个10年,是宁波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的黄金期,总人数从2005年的约5万名发展到目前的15万多名,活跃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中。 企管越来越“职业” 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宁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明显改观。昨天发布的《2015宁波职业经理人发展白皮书》显示,在受调查的宁波公司与单位中,有40.7%配备了高级管理者正职,37.1%配备了高级管理者副职。受调查的职业经理人教育背景以大学本科居多,占44.5%,其次是硕士,占29.6%,专科占25.8%。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女性职业经理人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占25.9%。但是,在职级越高的群体中,女性职业经理人的比例越低:在部门经理中,女性占23.6%;在企业副职中占14%;在企业主要领导中占11.8%。 职场需要更“专业” 《白皮书》显示,目前,宁波74.1%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的主要收入为年薪,11.1%为固定月薪,11.4%获得了股票股权,提成占比不到1%。在长期激励机制设计方面,宁波企业与跨国公司最显著的差距体现在对职业经理人退休和离职的制度安排上。除少数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外,大多数宁波企业目前对职业经理人退休后的收入并没有特殊的制度安排,只是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养老金制度。 宁波职场专业化不足还表现在选拔机制、配置方式、考核管理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宁波44.3%的企业通过内部培养方式选拔高级职业经理人,其次是从竞争对手处挖人,到人才市场招聘和通过猎头公司推荐总共才占26.1%。“职业经理人选拔方式最被普遍采用的是人才市场招聘,其次是猎头公司推荐。”相关业内人士说,宁波职场应该向专业招聘看齐。目前全国八成以上企业在招聘时会借助相关测评工具进行测评,但宁波只有60%的企业在招聘职业经理人时会进行背景调查,40.8%的企业从不进行相关调查。在考核管理上,宁波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领导层评价和财务指标,其次才是360度评价、胜任力素质模型、平衡计分卡等现代考核方式。“在宁波,虽然业绩导向的商业文化已经形成,但仍需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靠拢。”宁波市职协相关专家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