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解读】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江山,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我们要时刻牢记统一多民族这一“家底”,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八个坚持”的精辟概括,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必须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创新载体和方式,加强法制保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道路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既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也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 要坚持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确保各民族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当地、改善民生、增强团结、促进和谐。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物质和精神这两种力量。我们要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民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要在全社会、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要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做到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让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少数民族同胞进入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带动了民族地区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大规模流动。这种现象,从历史上讲,前所未有;从国际范围看,举世无双;从发展趋势看,方兴未艾。 “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键是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要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言行,使各民族群众能够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