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内急找不到厕所,尝试进入某政府部门方便被拒之门外。近日,有网友在民生e点通问效平台诉说了自己的经历(4月18日《东南商报》)。 俗话说,人有“三急”。出门在外,难免会出现“紧急”状况。在公共厕所数量有限、布点又不甚明了的情况下,相信不少人遇到过类似尴尬。 不可否认,开放单位厕所,确实存在着影响工作和卫生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和增加物业成本等问题,但更要看到的是,我们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本身是为服务群众而存在的。群众有了“急事”上门,岂能视而不见、“他急我不急”以冷漠面孔拒之门外?近年来,广州、济南等城市,通过组织发动,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实行了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在此过程中,并未听闻惹出多少“麻烦事”,相反收获的是舆论的一片赞誉声。 敞开大门,为群众就近提供“方便”场所,事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直接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水平。我们不能一边讲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边却又生硬地把群众挡在门外。因此,相关部门包括银行、酒店等场所,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为市民打开一扇“方便”之门。类似的小事做好了,一样能为自身形象加分,为城市文明增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