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孙红雷(谍战名剧《潜伏》的男主角)、周冬雨(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一起为新片《少年班》宣传,不同常规的是,孙红雷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首次与周冬雨见面就让自己身心受到沉重打击。原来,见面时,导演介绍,“红雷哥,这是冬雨”,周冬雨就说:“你好孙红雷”。孙红雷称,“作为一个师长”,“她也不认识我,上来就叫我孙红雷,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然后拿一张A4大白纸跑过来,说我姥姥是你的粉丝,你给我签个名呗”(4月21日《新文化报》)。 看了这条报道和一些网友对“周冬雨没礼貌”的附和,我觉得,除了周冬雨拿A4白纸让孙红雷签名,有点不敬外(其实,如果是临时起意,也可以理解、应该原谅),没觉得别的有什么让孙红雷“身心受到沉重打击”的。 不管是论年纪,还是论知名度,孙红雷都比周冬雨大得多,周冬雨如果一见面就叫他“大哥”、“叔叔”、“老师”、“师傅”什么的,当然可以,但直呼“孙红雷”,也没啥不对,更谈不上没礼貌、不尊重。因为,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地位多高、名气多响,总是“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的,而取了名字,本就是让别人叫的。况且,周冬雨说的是“你好孙红雷”,哪里有不尊重呢? 对周冬雨的“表现”,连孙红雷的助手“也愤怒了”,吓得周冬雨事后辨白自己“可能是脑子真是不太好使”。但我觉得,孙红雷有些反应过度、小题大作,且不合时宜。对别人(特别是长者、尊者、有权有势者)不能直呼其名,是我们的传统,依据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下有异等。就像孙红雷,觉得自己是个“师长”(老师、长辈),那自己的名字就尊贵,只有比自己更老、更长的人有资格叫,年轻人、比自己名气小的人是叫不得的。但他可能忘了,现在早已不是“等级森严”的时代了,强调尊老敬长没错,讲求人格平等更没错。 当然,不管是谁,都应该懂得最基本的礼貌用语,说话要尊重别人,也应该知道在一些特定场合,不能直呼别人的名姓。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对方不称自己“老师”、“师傅”、“姥爷”什么的,长者、尊者、贵者大可不必生气受伤,更不应该强迫别人,反而应该高兴,说明我们的观念在进步。没那么多陈规陋习了,人与人越发平等了,打交道越发轻松了,不光年轻人轻松、受益,身为“师长”而并不算老的人不也同样轻松、受益吗? 可喜的是,孙红雷随后话锋转了,称“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身上带着极其强大的那种惯性虚伪,特别伪善的包装,把自己弄得见谁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我们适应不了他们最主要的(原因)”。看到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在网上聊天、购物的人,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感受得到,时代变了,但这样的“长辫子”,孙红雷和他的助手有,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也有。 记得当年北大学生游行时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没见老人家生气,却让国人感奋,原因就在于,它是那个时代对“官贵民贱”落后意识的一次强力冲击。还看过一条新闻,说联想的董事长杨元庆“威胁”员工,不许叫他“杨总”, 要直呼其名。原因是,他认为这样死板的传统可能会阻碍联想进化为一家跨国公司。在我看来,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绝对在理。现在,年轻人在改变,不再“言必称大人”,“师长”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慢慢改变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