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年金问题表示,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出台《企业年金管理办法》,鼓励更多用人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进一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4月24日《中国保险报》)。 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引发“新不公”质疑,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年金制度属于国家法定,财政拨款而不存在任何障碍,而企业年金不具强制性。人社部称,到2014年底,建立企业年金单位已有7.3万户,参加职工2200多万人。而这之中有多少民企,国企中高层人员是不是占了数字的大头,并不难想象。但不管怎么说,民企在年金问题上缺少积极性,确是事实。 现在企业税费负担沉重,特别是中小企业,成本压力非常大。政府如果只是口头“鼓励”,让企业继续增加成本搞年金,无异于“与虎谋皮”。务实的鼓励,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减税。去年广州饮食商会的一份数据显示,餐饮业要缴纳的税费高达50项,占营业收入的12.5%。形象的说法是,一只鸡13种税、29种费,一只鸡腿全贡献给了税费。一些经营者表示不得不考虑继续涨价,然而涨价又会导致消费减少,走向恶性循环。结果是,不死于涨价,就死于税负。广州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全国的情况。这个背景下,又要企业涨工资,又要“鼓励企业年金”,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显然无力负担。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实施已两年多,共享改革成果更是讲了很多年,结果是,体制内的“改革”与“共享”总是立竿见影,所有涉及利益分配的改革,不是确保报销比例不降低,就是确保收入水平不下降,而提升企业养老金替代率等能够体现分配公平的举措,依旧遥遥无期。公众所以要求养老金并轨,绝不是只为了实现“都缴费”这种形式上的“公平”,而是缩小分配差距的实质性公平。 虽然年金制度可能引发的“新不公”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可如果仅仅是“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引导”“我们一起来呼吁”,而不给政策,只想着让企业主出钱,恐怕于事无补。只有通过对企业定向减免税,以少征税的方式增强企业财力,或者让企业职工也享受公共财政的蛋糕补贴社保,才是最公平的办法,也是最可行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