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五一到了,又一批劳模走进视野,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京举行,2968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接受表彰(4月28日人民网)。 心中有榜样,人生就有方向,奋斗就有力量。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未必都认真思考过,榜样身上到底有怎样的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劳模,以卓越的劳动、忘我的拼搏,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每一个劳模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榜样力量?或者说,为什么是他们成为了劳模,而不是其他人?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劳模精神引领时代精神,时代在发展,劳模精神也在发展。过去提到劳模,总会想起大庆铁人王进喜、北京淘粪工人时传祥,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勤奋勤勉的特点。“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勤勉永远是民族美德。不仅是全国劳模,我们身边的很多劳模都是“老黄牛式”的人物。他们默默扎根于平凡的岗位,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散发出不平凡的精神光芒,做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批新型劳模涌现出来。“蓝领专家”孔祥瑞、“工人发明家”包起帆、“华夏第一炼钢工”郑久强等新一代劳模,逐渐向“知识型、创新型、智慧型”转变。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了创新创造的特点。新一代劳模,不论自身文化程度有多高,走上岗位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终身学习、刻苦钻研。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知识光芒,做出了突破性成就,甚至取得了世界领先成果。 虽然每个时代的劳模各有特点,但不管怎样,劳模作为引领时代的强大力量,始终契合每个时代的要求,这一精神特征从未改变。而且,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始终需要勤奋勤勉、创新创造,这一需求特征也从未改变。近日,新华社对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扫描,如果说“80后”乡邮员张振超子承父业,更多体现了勤奋勤勉,那么高级技师吴吉林患癌不忘创新,则体现了创新创造;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则同时体现了勤奋勤勉、创新创造。 劳模精神永不褪色,勤奋勤勉、创新创造支撑了劳模精神。在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今天,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创新创造的力量,也希望看到更多勤奋勤勉的力量。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并不矛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人间万事出艰辛”,创新创造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更不会自然来到。如果没有勤劳勤勉的品质,只是空想创新创造的成果,即便苹果砸中了头,也未必会有牛顿的智慧火花。事实上,今天很多劳模兼具“勤创”。正是勤劳勤勉叠加了创新创造,才有了人生的出色出彩。 勤奋勤勉加创新创造成就劳模,今天向劳模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们身上的“勤创”精神。新常态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这种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同样需要。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也就拥有了无限未来;人民和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更多美好将被创造出来。
|